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高途美好家庭 | 2022-06-22 11:26:28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担当着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生产、消费、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重要功能。任何一个家庭,都有自己从建立、发展到解体和消亡的过程。


(一)理论提出

1947年,格利克第一次提出了清晰且相对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是被社会人口学家们视为最基础和传播最广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格利克认为,家庭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包括初婚、第一个子女出生、最后一个子女出生、第一个子女离开父母家(结婚)、最后一个子女离开父母家(结婚)、配偶一方死亡、残存一方死亡等七个事件,并将家庭生命周期按照核心家庭的历史,从结婚至配偶死亡导致解体划分为形成、扩展、扩展完成、收缩、收缩完成和解体六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表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阶段

起始

结束

形成

结婚

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扩展

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稳定

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收缩

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

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配偶一方死亡

解体

配偶一方死亡

配偶另一方死亡

这种简单明晰的划分方法,不仅给出了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性的划分,而且使用美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每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能够适用于当时美国核心家庭的变化过程,由于其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计算性,更为社会人口学家们所使用。

但这一理论也招致了很多批评,比如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重视子女年龄的变化,而是以子女出生、子女结婚或者子女离家为主要代表。


(二)理论发展

墨菲和史泰博总结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并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初创时期、扩展时期和修正时期。

在初创时期之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被更多的学者扩展和完善。除了正式提出者格利克之外,杜瓦尔和希尔等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乎与格利克同时,在1946年杜瓦尔和他的同事们建立了一个四阶段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但这一成果在格利克之后的1948年才得以发表。随后,杜瓦尔和希尔将家庭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扩展为家庭生命周期七阶段模型。1964年,希尔将家庭生命周期七阶段模型扩展成为九阶段模型。与格利克的七阶段模型集中在按照妇女年龄的家庭生命周期事件的转折点不同,杜瓦尔和希尔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更加注重家庭中子女的成长过程,更为强调子女年龄的变化,也更多地承袭了社会心理学的传统。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大家更多承袭了杜瓦尔和希尔的家庭生命周期划分。

经过格利克、杜瓦尔和希尔等人对家庭生命周期的梳理和阐述,家庭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已经比较完整,应当说基本可以作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或者模型用于家庭研究之中。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家庭生命周期模型提出了各种更为精细的划分方法。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庭生命周期类型产生了很大变异,传统的家庭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有所变化。比如非婚同居、非婚生育的现象,以及离婚和单亲家庭数量的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不结婚,或者是即便结婚了也不生子女。这些变化使得家庭生命周期中原有的只能应对初婚家庭的概念明显不合时宜,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更适应新时代及不同文化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即此时进入了修正时期。墨菲和史泰博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罗杰斯在1962年提出的10阶段、杜瓦尔在1971年提出的8阶段家庭生命周期模型。

而在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最初推演主要集中在台湾的学者,杨静利和刘一龙将台湾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描述为未婚、有偶无子女、有偶有子女、死亡四个阶段;而大陆学者认为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对中国解释力有限,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类型太复杂,一些家庭很难归于某一生命周期阶段,因此有学者按照自己研究分析的目的和需要对家庭生命周期进行划分。


(三)家庭财务的生命周期

修正后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给家庭社会学家、消费和市场研究者等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以家庭理财为例:

消费者的家庭状况,根据年龄、婚姻、子女状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的行为呈现出不同的主流特性。在尚未有工作,未获得工作收入之前,大多数人的生活费用全都依靠父母。因此,我们将工作后有了自己的收入作为家庭财务生命周期的起点。

1.青年单身期:单身阶段

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1~5年。这时的收入比较低,消费支出大。这个时期是提高自身、投资自己的大好阶段。这个时期的重点是培养未来的获得能力。财务状况是资产较少,可能还有负债(如贷款、父母借款),甚至净资产为负。

2.家庭形成期:新婚阶段

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需一笔大开支——月供款。

3.家庭成长期:满巢阶段

子女从出生到上大学前,一般为9~15年。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4.家庭成熟期:空巢阶段

子女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8年。这一阶段里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从子女参加工作到自己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5.退休养老期:退休阶段

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

6.家庭解体期:鳏寡阶段

从配偶双方中一方死亡开始,至配偶另一方死亡结束。

至此,家庭生命周期从家庭建立到衰亡的整个阶段就梳理完毕。


(四)了解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作用

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模型阶段也不同,但无论划分为多少个阶段,总体的观点原则都是这样的:所有家庭都随时间而变化。有些变化是可预测的,有些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每个阶段都有其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只有较好地完成了这些任务,家庭才能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家庭危机更容易在家庭阶段转变的时候出现。家庭生命周期具有普遍性,但也具有特殊性。

作为家庭教育指导从业者,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不同视角(教育学角度、发展心理学角度、社会学角度)下对家庭生命周期的观点;可以更好地让个体知道自己对于家庭、对于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是什么;了解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当中,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主要成长任务、家庭的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背后可能面对的一些问题、困惑和风险;从而从整体的动态的个性化的视角去看待家庭情况和家庭问题。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高途”字样的版权归高途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阅读

【青春期】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青春期】想和孩子更好地沟通要这样做!

【青春期】孩子发育特征要注意!

【青春期】进入青春期,我们要拥有哪些能力?

【青春期】14岁现象是什么?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