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备考的小伙伴会觉得做完其它题目的时间本身就不够用,数量关系的性价比太低,不准备也不会丢多少分吧?
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难即分界线。反而是这种别人想要舍弃的看似很难的题型,更容易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并且数量关系其实更讲求一种数量间的关系,运算只是一种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之一——【工程问题】,保证你学会之后,再看到同类型题目,轻而易举就能拿到分哟~
一、工程问题总概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关系的一类问题,而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这个式子来表达:
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二、工程问题解题技巧与思路方法
根据上面的公式,其实我们可以把这类问题分为三个类型:
1. 当工作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可赋工作总量的值为时间的值的公倍数。
2. 当工作效率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可优先寻找效率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赋值。
3. 条件综合的情况下,根据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或直接列式求解。
考公考编,光背公式可不行🙅
方向错了才是可惜😫
高途公考📕手把手带你找出路
点击链接👉1元领取1V1定制考公考编规划
三、实际运用范例讲解
🚩🚩给定时间型
此类题目一般已知多个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如A、B、C三人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依次为5、6、4小时)。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 赋值工作总量为已知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2. 计算出每个个体的工作效率;
3. 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进行详细讲解:
<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现两人合作,中间甲休息了4天,乙休息了若干天,结果16天完成,则乙休息的天数是()。
A. 4
B. 3
C. 5
D. 6
【答案】A
💡【解析】
设工作总量为60,则甲的工作效率是60÷20=3,乙的工作效率是60÷30=2。二人合作,甲做了12天,则甲的工作量是3×12=36,则乙做了60-36=24的工作量,则乙工作的天数是24÷2=12。所以乙休息的天数是16-12=4 天。
🎯【技巧分析】
题目中只给了各个主体的完工时间,效率和工作总量都是未知,一般将工作总量设为完工时间们的最小公倍数。
<2> 工厂有5条效率不同的生产线。某个生产项目如果任选3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条生产线一起加工,则需要5天整。问如果所有生产线的产能都扩大一倍,任选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A. 11
B. 13
C. 15
D. 30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时间信息6天、12天、5天,赋值工程的总量为6、12、5的最小公倍数,即60。接下来,设五条生产线按照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e,依据题意可得方程:6×(a+b+c)=60;12×(c+d+e)=60;5×(a+b+c+d+e)=60,解得d+e=2。扩大生产线产能后,要加工的天数最多,则所选的两条生产线效率应该最低,即选d、e两条生产线。此时所需要的时间为60÷(2×2)=15天,故本题选C。
🎯【技巧分析】
该题也同样是给定时间,那直接赋值最小公倍数的关系去运算就好。许多同学会习惯性赋值工作总量为1,这种设法能够求出最后的答案,但是在求解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分数,分数加减运算过多,导致做题速度降低。
🚩🚩给定效率值比型
此类型题目通常会已知效率的比值关系(如甲、乙、丙三人的效率之比为1:2:3)。求解此类型题目的做法一般为:
1. 根据比例关系赋值各个个体的效率(通常赋值为整数);
2. 根据赋值的效率,结合题意列方程求解。
通常情况下,题目对于效率比值关系的给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给定(如甲、乙、丙三人的效率之比为1:2:3),另一种是间接给定(如甲三天的工作量与乙和丙合作2天的工作量相当)。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题来具体分析说明:
<1> 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如果两队的工作效率均提高一倍,且B队中途休息了一天,问要保证工程按原来的时间完成,A队中途最多可以休息几天(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
题目已知“A工程队的效率是B工程队的2倍”,赋值A、B工程队的效率分别为2、1。某工程交给两队共同完成需要6天,则该工程的工作总量为6×(1+2)=18。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后,A、B的工作效率分别为4、2。B队中途休息了一天,即B队工作了5天,完成的工作量为5×2=10,剩下的由A完成需要(18-10)/4=2天,则A中途可以休息6-2=4天。故本题选A。
🎯【技巧解析】
简单的关系可以进行列式子直接计算。
<2> 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的效率之比为4:5,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先单独做6天,再由乙工程队单独做8天,最后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4天刚好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或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则甲工程队所需天数比乙工程队所需天数多多少天?
A. 3
B. 4
C. 5
D. 6
【答案】C
💡【解析】
设甲、乙工作效率分别为 4、5,则这项工程的任务量为 4×6+5×8+(4+5)×4=100。甲单独完成需要 100÷4=25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00÷5=20 天,所求为25-20=5 天。故本题选 C。
🎯【技巧分析】
题干给出效率比或隐含效率比时,一般根据效率比设各主体的效率。
🚩🚩给出其他综合条件型
题干给出了时间、效率、总量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的具体数值,此时由于存在“具体数值”的限制,不能够直接用赋值法进行求解,需要根据题意设相应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接下来还是通过例题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1> 有20人修筑一条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植树,留下的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多少天?
A. 20
B. 18
C. 17
D. 19
【答案】D
💡【解析】
设每人每天修公路的工作量为1,则根据题意20人一天的工作量为20,公路的工作量是 20×15=300。动工3天完成了3×20=60,剩余工作量是300-60=240,完成修公路还需要240÷(20-5)=16天,所以修完这条公路实际用了3+16=19天。
🎯【技巧分析】
已知多个主体的效率相同时,一般设每个主体的效率为1。
<2> 某商铺甲、乙两组员工利用包装礼品的边角料制作一批花朵装饰门店。甲组单独制作需要10小时,乙组单独制作需要15小时,现两组一起做,期间乙组休息了1小时40分,完成时甲组比乙组多做300朵。问这批花有多少朵?
A. 600
B. 900
C. 1350
D. 1500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甲组单独制作需要10小时,乙组单独制作需要15小时,设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为30a朵,则甲组的工作效率为3a,乙组的工作效率为2a。两组一起做,乙组休息的时候,甲组完成的工作量为3a×(1+2/3)=5a,剩余的工作由两组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为(30a-5a)/(3a+2a)=5小时,甲组完成的工作量为5a+5×3a=20a,乙组完成的工作量为2a×5=10a,甲组比乙组多做300朵,则20a-10a=300,a=30朵,则这批花有30×30=900朵,故本题选B。
🎯【技巧解析】
给出的条件比较丰富,就可以根据公式“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去列式子直接计算。
工程问题作为高频考点整体难度不高,在数量关系中是重点拿分版块,也是大家复习的主要目标。熟练使用套路结论,利用解题模板破题。不过方法虽好,还是更需要同学们勤加练题,刷题巩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