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工业革命的影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09年发明了一种工艺,可以用气化碳来加固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氮。得益于德国杰出工业家博施开发的杰出工程,“哈伯—博施法”由巴斯夫公司于1913年进行验证,这项工艺使氨的合成成为可能,有了工业氨,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能够在工厂里大量生产硝酸,而这是制备炸药和硝酸甘油的必需品。合成氨也为现代新生农业提供大量氮肥,以取代人们从拉丁美洲和太平洋沿岸引进的天然氮肥。
——摘编自(法)奥加诺《黑金》
材料二
1870年后,由于科技技术和工农业飞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渡,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剧烈变化。面对这种局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扩大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干预,它通过社会立法调整社会关系,如实行劳动保险、工厂法等等,干预经济生活,兴办教育,保护自然资源,负责全民卫生保健工作,营办社会福利事业等等。有时政府还以调停劳资纠纷的姿态出现。
——整理自吴于、齐世荣等《世界史·近代史编(下)》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表
大致时间 | 科技革命 | 新型武器 | 战争形态 |
16—17世纪 | 近代物理学诞生 | 火枪、火炮、鱼雷 | 火枪炮战争 |
18世纪 |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 铁甲舰、潜艇、机枪 | 半机械化战争 |
19世纪 | 电力和运输革命 | 飞机、坦克、航空母舰 | 机械化战争 |
20世纪上半叶 | 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 | 导弹、原子弹 | 核战争 |
——摘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的形态》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20世纪食物生产产生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不仅带动食物生产的发展,也带动食物储备技术的变革,请列举20世纪下半期中、美两国各1例加以说明。
食物生产:推动农业的机械化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替代天然氮肥,提供人工合成的化肥,提高粮食的总产量;化肥的过量使用会污染土壤,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举例:美国:20世纪50年代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储藏粮食。
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量技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世界)。食物生产:根据“可以用气化碳来加固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氮。得益于德国杰出工业家博施开发的杰出工程”“合成氨也为现代新生农业提供大量氮肥”得出推动农业的机械化从而提高粮食产量;根据“合成氨也为现代新生农业提供大量氮肥,以取代人们从拉丁美洲和太平洋沿岸引进的天然氮肥”得出替代天然氮肥,提供人工合成的化肥,提高粮食的总产量;根据所学,可从化肥的过量使用会污染土壤,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总结其消极影响。举例:根据所学,可列举美国20世纪50年代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储藏粮食、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量技术等进行说明。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史实,围绕科技与人类文明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历史短文(一)史料实证:史料举例物质文明类:如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贸易的发展。
制度文明类:文官制度、国家职能的变化。
消极类:武器杀伤力的增强、战争形态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
(二)阐述角度:
①结合人类物质文明的史料阐述科技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②结合人类制度文明的史料阐述科技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③结合战争对人类破坏的史料阐述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三)历史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世界)。根据材料二“科技技术和工农业飞速发展”“兴办教育,保护自然资源,负责全民卫生保健工作,营办社会福利事业”,和材料三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的发展,可拟出题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首先说明科技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如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贸易的发展;促进制度文明进步,如文官制度、国家职能的变化。其次,说明科技的消极作用,结合材料三,可结合战争对人类破坏的史料阐述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消极作用。如武器杀伤力的增强、战争形态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言之有理即可。
高中 | 工业革命的影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