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车厢

材料

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年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1918年11月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在1940年6月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

1950年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2018年11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二战前,“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对抗与复仇的象征,二战后则成为法德和解与合作的象征。

20世纪上半期,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普法战争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两国之间在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与世界殖民地上存在严重矛盾,极端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导致法德之间的长期仇视和战争,这使欧洲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给法德和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

二战后法德两国的实力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法德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两国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在反思和吸收两次世界大战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消除隔阂,走上了和解合作之路,法德的和解促进了法德和欧洲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为当今各国处理历史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

法德两国从战争。仇恨到和解,合作,是国际形势和两国根本利益决定的同时法德关系的演变也警示我们战争和与对抗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和平与合作才能共享繁荣。

"]]

论述: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搜集与写作“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相关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然后,根据材料中“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一战结束后,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二战时期曾)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二战后法国重置)停战车厢”“‘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等,揭示“停战车厢”见证的历史和问题,即“停战车厢”是法德两国对抗与复仇的象征,二战后则成为法德和解与合作的象征;然后运用相关史实,从历史、时代、发展等方面,简述法德关系发展的原因、进程和影响,如通过法德两国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与世界殖民地,长期仇视和战争的史实,说明敌对和对抗为20世纪上半期的法德两国和欧洲带来深重灾难和巨大破坏,二战后法德从现实出发,反思历史教训,调整两国外交战略,通过和解、合作促进了法德和欧洲的发展和进步,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等;最后,在简述史实基础上,总结历史问题,升华历史认知,说明法德关系的发展史为当今各国处理历史和发展问题提供的借鉴和启示,明确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追求和平与合作的必要性 ;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表述成文, 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 逻辑清晰。

高中 |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苏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美苏粮食贸易协议》,协议规定苏联每天向美国出口20万桶石油,同时苏联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美国粮食,否则协议作废。由此可见,当时(        ) 冷战后法国调整政策,力图保持与法语非洲的“特殊关系”;德国制订了十项原则,表示“要同非洲加强合作”,以“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日本主持召开了“非洲开发会议”,确定了五项援非原则。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 冷战发生后,一些国家希望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导下,这些国家的首脑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独立、自主、非集团等原则,标志着(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 下表为20世纪60到90年代非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973年6月和1974年6月,美苏领导人实现互访,双方签订了一些缓和关系的文件。1974年7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刊载标题为“缓和测试”的漫画(如下图),对首脑会晤作出点评。作者表达的真实意思是(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