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今的学术生活中,关键词真可谓“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天天都在与关键词照面,但若有人真的问起来何谓关键词时,怕是多数人都会一时语塞,或者仓促应答而言不及义。关键词虽然“常见”,但并未成为“常识”,而且还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争论、异议,远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关键词首先在知识学上便是必要的,然则关键词所涉及的却不只是一个纯粹知识性的问题,它更是一门知识社会学,甚而,词语政治学。……归纳说来,研究关键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我们作为核心概念或关键词的存在,并提升我们自我变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

——寇淑婷、金惠敏《关键词何以关键——从文本到文化/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年代,提炼出一个年代关键词,并运用三个及以上史实(可选择一个中国史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年代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示例1】

年代及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转折。

论证: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货币体系从单一体系向多元体系转变;1978年,是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新中国由此拉开了经济持续增长与国家复兴的历程;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开始新自由主义改革,引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其全球扩张走向巅峰的同时,也开始走向衰落;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

可见,未来三四十年的国际政治经济大棋局,已在20世纪70年代悄悄落子。

【示例2】

年代及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潮流。

论证: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工业迅速发展;1861年,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引进大机器生产,迈出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障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通过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措施,促使日本逐渐成为亚洲强国。

可见,作为资本主义先发国家的美国、后发国家的俄国,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都在19世纪60年代顺工业化大潮而动。

【其他示例】如19世纪8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1881苏丹人民大起义;1882埃及人民抗英斗争;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国);如20世纪40年代,冷战(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如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苏联解体、互联网、世界贸易组织)

"]]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和世界。首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年代,提炼出一个年代关键词,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年代关键词要具体、明确。例如,选择20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其次,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中国改革开放、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等相关史实,对年代及关键词进行论证。要注意年代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最后,对所论证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高中 |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该机制的宗旨是为推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这一机制是(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单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美元荒”。有些国家不惜拿出国库里的黄金来换取美元以购买急需的美国产品,使美国的黄金储备大幅度增加;没有黄金的国家被迫出售本国的企业、资源,美国公司则趁机压价收购。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下图是关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漫画。这揭示了该货币体系(        ) 近年来,受美国金融政策影响,“去美元化”再度升温,各国对国际货币储备美元化的安全顾虑加深,加快推进国别区域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多元化与“去美元化”并行演进已是大势所趋。这表明(        ) 二十世纪中期,某协定提出“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下列关于该协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