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隋朝的兴亡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隋朝的兴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如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 | 特征 |
秦汉 | 帝国的成立 |
魏晋南北朝 | 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
隋唐 | 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
宋 |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
明 | 多重性格的时代 |
中国近代史 | 危局与变革 |
请任选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论述:魏晋南北朝上承大一统的秦汉,下启开放开明的隋唐,在近四百年的分裂与动乱中,分裂的表象之下,涌动着有利于统一的因素。
魏晋是大一统的削弱时期。政治上,南北政权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大量中原人口南迁。门阀士族崛起,九品中正制强化士族对权力的世袭支配。思想上,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儒学受到冲击,在这一背景下皇权下移,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局面陷入低谷。
魏晋南北朝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一方面,匈奴、鲜卑、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纷争中交往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积极推进汉化政策,加强了民族交融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南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步缩小。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动荡大融合的时代,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交融、南方经济开发、北方几次局部统一和两晋短暂统一等因素,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示例二:论题: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时期
论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上的“大一统”措施,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政治上:秦以皇帝制度为核心,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一整套的选官、监察、考核制度,正式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承秦制,不断加以完善,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实行推恩令,派遣刺史,加强中央集权。疆域上: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形成。汉武帝开拓边疆,北击匈奴、沟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经济文化上,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经济文化大一统的重要时期,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汉代盐铁官营、改革币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使得专制“大一统”思想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上坚持“大一统”原则,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时空是封建社会时期(中国)。
示例一:
论题:依据材料“分裂与融合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数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时期,同时又在动荡中孕育着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所以论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分裂动荡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论述:首先,阐述魏晋南北朝对秦汉和隋唐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其次,从政治和思想等两方面详细论述魏晋时期国家的纷乱和思想的发展变化,使得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陷入低谷;再次,详细论述北方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纷争中进行民族融合和因战乱北方汉人南迁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并与南方少数民族进行融合,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最后,总结升华主题。
示例二:
论题:依据材料“帝国的成立”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诞生的时期,正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时期,所以论题为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时期。
论述:首先,初步阐述秦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等方面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次,详细论述秦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思想等通过各种措施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总结升华主题。
高中 | 隋朝的兴亡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