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文学艺术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文学艺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文学艺术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引起许多学者的共鸣,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的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间包含了唐末至五代一段过渡期。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第一,政治上的变化。唐宋政治上的变化主要是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第二,经济上的变化。由于唐宋处在实物经济结束和货币经济开始交替之际,其间货币的形式和名称自然发生变化。第三,学术和文学的变化。宋词等文学形式,不再以包含典故的古语为主而变为以俗语自由地表现。文学曾经属于贵族,从此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唐宋时期,并非所有一切领域都发生了所谓“变”……实际上,唐宋之际有三个根本性的领域是延续和深化的:第一,从社会经济史领域着眼,在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下,以租佃制为主的农业社会是延续和发展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方式、吃喝穿住等家庭日常生活,变化无多。第二,在政治体制方面,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等级授职制总体上是走向深化的;政治系统内虽因科举大盛而产生了社会流动,但就官僚队伍的整体构成而言,由荫补入官者(官僚世袭)依然占据了整个官僚队伍的大多数,唐宋两朝并无质的区别。第三,在思想文化社会领域,独尊儒术的状况也不曾在根本上发生改变。

——刁培俊《“唐宋社会变革”假说的反思与区域视野下的“历史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观点予以阐释。

[["

示例一:唐宋之际的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阐释:政治上,唐代三省六部制之下,门下省负责审核谏议,从而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宋代,二府三司则进一步分割了相权,皇权得以强化;唐代科举制虽然建立,但并不完善,政治门阀色彩依然浓厚。而宋代糊名和誊录法的出现使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世家大族势力衰落。经济上,唐代实行坊市制,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城市以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为主。而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大大增强。文学上,唐代诗歌更多的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而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以宋词、话本为代表的文学世俗化趋势明显。

综上所述,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相比于唐代有很大不同。

示例二:由唐到宋,中国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阐释:经济上,宋代的商品经济虽然较为繁荣,但是全国范围看,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和唐朝一样,仍然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政治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其次,官僚队伍的整体构成上,山恩荫入官者依然占据了官僚队伍的大多数,唐宋并无质的区别。思想上,中唐以来儒学复兴已然拉开序幕,纲常礼教得以强化,而宋朝理学依然是儒家纲常伦理道德的进一步强化而已,二者在木质上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综上所述,唐代和宋代都是封建社会之下的一脉相承,并无绝对差异。

"]]

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宋(中国)。根据材料一“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的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可知材料一强调唐宋之际的社会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而根据材料二“唐宋时期,并非所有一切领域都发生了所谓“变”……实际上,唐宋之际有三个根本性的领域是延续和深化的”可知材料二强调的是唐宋的延续,中国社会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从材料一和材料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两个材料完全相反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阐释。如果选择材料一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涉及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和文学的变化这三个方面分别去论述,引用材料中史实进行论证;如果我们选择材料二的观点,也可以按照材料中所述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别去说;最后不管显著变化观点还是一脉相承的观点都要进行总结升华。如:综上所述,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相比于唐代有很大不同。如:综上所述,唐代和宋代都是封建社会之下的一脉相承,并无绝对差异。

高中 | 文学艺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书藏古今,传承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考证,宋代有籍贯可考的词人一共871人,其中南方词人716人,占82.2%。宋词的词风,以婉约派为主,这些词的情调仿佛一种空蒙的雾气,弥漫周身,使人的灵魂完全沉浸其中。据此可知(        ) 宋朝政府规定,除儒家经典《九经书疏》外,其他书籍皆为禁书,均不能在榷场交易。宋神宗时期颁布禁令:违者“并徒三年,情重者配千里”。出使辽国的苏辙却发现其兄苏轼的《眉山集》“已到此多时”。辽朝百姓对他本人和其父苏洵的作品极为熟悉。据此可知(        ) 宋代某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该诗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是(        ) 宋代印刷的文献不再局限于儒、佛、道家的经典,史地、方术、诗文、戏曲等书籍大量传布、印刷中心除北宋首都汴梁之外,还有南宋时期的临安、湖州、福建、苏州诸地。最有可能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宋代绘画以精妙著称,画家以多样的笔法表现不同山石的纹理,不同季节的水波等,昆虫花鸟亦毫发毕现;当时还出现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橘录》《昆虫草木略》《禽经》等。这反映出宋代(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