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曾令职位较低的官员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使其作为宰相参政。安史之乱前后,率军平乱或主动投降的将领多被任为节度使,加宰相衔;此后,官员出任节度使时,多带“同平章事”衔,被称为“使君”。“使君”的出现说明当时( )
宰相权力遭到分化
","藩镇实现政治自主
","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政权结构发生异变
"]“使君”多为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他们手握军政大权,改变了原有官员权力结构,政权结构发生异变,故选D项;
节度使加宰相衔属于职衔叠加而非直接分割宰相原有职权,且宰相集体议事制本身包含多人,不能说明权力分化,排除A项;
藩镇政治自主需独立于中央控制,而材料中节度使的宰相衔由中央授予,体现的是中央妥协而非藩镇完全自主,排除B项;
行政体系完备应体现分工明确、效率提升,但节度使兼中央职衔反而导致职官混乱,削弱原有体系,排除C项。
高中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