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至农村。当时,农村封建势力强大,宗族文化兴盛,封建剥削关系与人情关系相互交织。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地主阶级统治,以乡为单位合理分配土地,满足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权建设上,让贫农成为农村政权主干;经济建设方面,瓦解封建宗法统治经济基础,建立集体性经济组织;文化建设中,破除封建陋习,改变农民狭隘思想;组织建设上,将群众重新组织起来参与根据地建设。中央苏区的社会动员和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被动员起来支持革命,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建立。
——摘编自赵英、吴重庆《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央苏区的社会动员和基层治理》
材料二
在革命胜利初期,国室意志主要通过政权体系和各种外派的土改工作队向乡村传递,农民仍然处于分散化的状态。土地改革后,国家通过合作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重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党的组织开始从乡向村庄延伸。1954年5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和中央作的《关于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报告》指出,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积极发展党员,建立支部。随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合作社和行政村建立了党的组织。
——摘编自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苏区社会动员和基层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8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通过武装斗争和土地分配满足农民物质利益,赢得农民支持;在政权、经济、文化、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建设;重视发动群众参与根据地建设。(8分)
"]]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至农村”可得出,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据材料一“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地主阶级统治”“满足农民物质利益”可得出,通过武装斗争和土地分配满足农民物质利益,赢得农民支持;据材料一“在政权建设上……经济建设方面……文化建设中……组织建设上”可得出,在政权、经济、文化、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建设;据材料一“农民被动员起来支持革命”可得出,重视发动群众参与根据地建设。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建国初党组织向农村延伸这一做法进行评价。(6分)
积极: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巩固新生政权;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可能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分)
"]]可从积极和消极等角度作答。积极,据材料二“合作社和行政村建立了党的组织”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巩固新生政权;据材料二“国家通过合作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重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可得出,推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一“农民被动员起来支持革命,新的社会秩序逐渐建立”可得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据材料一“建立集体性经济组织”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消极,结合所学可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可能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高中 |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