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1893——1918)的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犀利地描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节选)他们蹒跚而行,眼里充满了血丝。所有的人都一瘸一拐,所有的人都瞎了;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对身后轻轻落下的毒气弹的呼啸声也充耳不闻。毒气!毒气!快,小伙子们——慌乱中摸索着,刚刚来得及戴上笨重的钢盔;但还有人在喊,在跌跌撞撞地行走挣扎着,像是置身于火里或石灰里。透过泪水模糊的眼镜片和密集的绿光,宛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我看见他在下沉。……他跌向我,摇摆着,窒息着,下沉着。我们把他扔在上面的马车后大步前行,……他垂下的脸,像一个罪恶的魔鬼;如果你能听到,一次震动,都使他腐烂的肺部汩汩流出血沫,如癌症般惹人生厌,像反刍恶心的食物一样痛苦,无辜的舌头上有无法治愈的痛。我的朋友,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这是古老的谎言。注:威尔弗雷德·欧文在1915年入伍并在西线服役,1917年3月,他负伤并被送回家。1918年8月他宣称可以继续服役后,重新返回战场。11月7日,也就是休战前四天,当他试图穿越桑布尔运河时,死在了德国的机枪下。这首诗歌写于1917年,即欧文战死的前一年。
材料二
1914年 | 弗朗索瓦·斐迪南大公遇刺 |
1915年 | 德国潜水艇击沉英国“路西塔尼亚”号;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
1916年 |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
1917年 | 德国重新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对德国宣战;布尔什维克革命。 |
1918年 | 《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英国妇女获得普选权。 |
1919年 | 巴黎和会 |
1920年 | 国际联盟第一次会议 |
1923年 |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
1928年 | 英、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
…… | …… |
《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描写一战的经典作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研究一战的史料价值。
《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就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属于一手文献史料,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诗歌揭示了一战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虚伪面目;可以用来研究作为文学家的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战争文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目的、科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等问题。但作品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需谨慎辨析。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威尔弗雷德·欧文在1915年入伍并在西线服役,1917年3月,他负伤并被送回家。1918年8月他宣称可以继续服役后,重新返回战场”与题干“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1893——1918)的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了犀利地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就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属于一手文献史料,蕴含了作者强烈的情感立场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他们蹒跚而行,眼里充满了血丝。所有的人都一瘸一拐,所有的人都瞎了;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对身后轻轻落下的毒气弹的呼啸声也充耳不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歌揭示了一战的残酷性和战争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虚伪面目;根据材料一“毒气!毒气!快,小伙子们”,“他垂下的脸,像一个罪恶的魔鬼;如果你能听到,一次震动,都使他腐烂的肺部汩汩流出血沫,如癌症般惹人生厌,像反刍恶心的食物一样痛苦,无辜的舌头上有无法治愈的痛。”与“‘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这是古老的谎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用来研究作为文学家的诗人的个人经历以及战争文学的发 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目的、科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等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作品为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需谨慎辨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一战与 ”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完成填空,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示例一
主题:“一战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论题:一战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经济上,列强忙于战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上,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传播。因此,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入新高潮。在亚洲,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非洲,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领导下坚持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在拉丁美洲,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国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对内进行民主改革,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如一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科技的应用、和平运动、苏俄革命、妇女地位的提升、战后寻求 集体安全的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二“1923年:‘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题是主题:“一战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其论题是一战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证明,根据材料二“1919年: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根据材料二“凯末尔宣布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列强忙于战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思想上,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传播因此,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进入新高潮。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等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说明,从亚洲角度看,在亚洲,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从非洲角度看,在非洲,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华夫脱党领导下坚持斗争,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再拉丁美洲角度看,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国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对内进行民主改革,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
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 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考生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如一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科技的应用、和平运动、苏俄革命、妇女地位的提升、战后寻求集体安全的努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