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宗教改革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宗教改革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宗教改革

下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发展脉络。结合图表内容,这一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了(        )

 

["

理性发展

","

人的发现

","

科学兴起

","

追求自由

"]
[["B"]]

根据题干设问句,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及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受到宗教神学影响,压抑禁锢人性;而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鼓励人们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现实幸福;16世纪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人们获得了追求信仰的自由;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倡导理性主义,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追求政治自由。因此材料体现的是人的发现,B项正确;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不全面,排除A项;

近代科学是在17世纪兴起的,与材料不吻合,排除C项;

追求自由与中世纪压抑人性不相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高中 | 宗教改革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步入近代,西欧出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宗教改革运动的进步之处是它将思想解放的成果推进到了(        ) 16世纪初,文艺复兴影响下的西欧社会,在婚姻方面的风气大体上是“奔放的(或宽松的)”,而宗教改革后的17世纪初,这一风气则被认为是“严厉的”。如马丁·路德就认为,择偶应由父母来做,但不应强行撮合;同样地,儿女也不应拒绝长辈为其作出的合理选择。这可用于说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宗教改革中,1539年丹麦议会通过《教会法规》,明确国王为丹麦教会最高权威;瑞典国王古斯道夫(1523—1560年在位)剥夺天主教会财产,改组教会体制,自己成为瑞典教会的首脑。对此,著名教会史家沃尔克指出,“在欧洲其余地方,宗教改革运动都不像在这几个国家那样是彻头彻尾政治性的”。对“政治性”的准确理解是(        ) 在马丁·路德的支持下,德意志纽伦堡市政府推行假日改革,在新日历中只有37%的天主教节日得到保留,并允许城市工人自己决定是否在宗教节日期间休假。纽伦堡市的假日改革(        ) 1533年英国国王在王后的加冕词中宣称“保障教会的权力和自由,就像以往的英格兰君主授予教会的一样”,这和中世纪以来的加冕誓词内容一脉相承。但是亨利八世对于这种权力进行了附加的说明,即“这些权力和自由不能够伤害司法的公正和王室的威严”。附加说明的出现意在(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