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孔子和老子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孔子和老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学派观点
观点 | 出处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 |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 《孟子》 |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 《荀子》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老子》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 《韩非子》 |
材料二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礼记·王制》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元朝天下,长官皆其国人是用。至于风纪之司,又杜绝不用汉人南人。宥秘之机,又绝不预闻矣。其海宇虽在混一之天,而肝胆实有胡越之闻。不过视官爵为己私物。······是以不及百年,大乱继踵。
--叶子奇《草木子》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诸子思想主张对提升统治者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
作用:①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告诫统治者要实行德政,反对苛政;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政”主张,希望统治者能够对百姓施以仁政;以德治国理念长期成为统治者的治国理念。②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并受法家思想影响,提出了“礼、法并用”的思想主张,“外儒内法”思想为历代大多数封建统治者所接受。③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深深影响了汉初的统治者,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④法家思想提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依法治国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今的中国社会。
"]]作用: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得出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告诫统治者要实行德政,反对苛政;根据“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得出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政”主张,希望统治者能够对百姓施以仁政;以德治国理念长期成为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根据“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可得出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并受法家思想影响,提出了“礼、法并用”的思想主张,“外儒内法”思想为历代大多数封建统治者所接受。根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得出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深深影响了汉初的统治者,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根据“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可得出法家思想提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依法治国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今的中国社会。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智慧:继承中创新;要在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坚持“大一统”原则;和而不同;尊重民族传统,因俗而治。
"]]智慧:结合所学可得出继承中创新;根据“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得出要在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根据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可得出坚持“大一统”原则;根据所学可得出和而不同;尊重民族传统,因俗而治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统治灭亡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国家治理有何启示。
原因:民族不平等导致矛盾激化;官员腐败;滥发纸币导致财政崩溃;刑法严苛。(三点)
启示:注重民族平等;整顿吏治,保证政治清明;实施与国情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法律适度;重视民生建设。
"]]原因:根据“ 元朝天下,长官皆其国人是用。至于风纪之司,又杜绝不用汉人南人。宥秘之机,又绝不预闻矣。”得出民族不平等导致矛盾激化;根据“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可得出官员腐败;滥发纸币导致财政崩溃;刑法严苛等。(三点)启示:结合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可从注重民族平等;整顿吏治,保证政治清明;实施与国情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法律适度;重视民生建设等方面概括。
高中 | 孔子和老子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