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战争与文化交锋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爆发了多场拒售可可运动,抗议欧洲贸易公司垄断出口及压低收购价格。本地酋长、种植可可的农民和向农民提供贷款的中间人纷纷参与其中。这反映出当地(        )

["

社会各阶层利益逐渐趋于一致

","

挑战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

","

经济意识的增强助推对外抗争

","

抵制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

"]
[["C"]]

黄金海岸的拒售可可运动,是当地人民为了抗议欧洲贸易公司的垄断和压低价格行为,这表明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显示了经济意识的显著增强,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的对外抗争行动,故选C项;

虽然酋长、农民和贷款中间人都参与了抗议,但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利益完全一致,这些群体之间的具体利益还是有所区别的,排除A项;

抗议活动是针对欧洲的贸易公司,而不是直接挑战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B项偷换概念,排除B项;

材料中并未涉及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抵制,只是经济利益的抗争,排除D项。

高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1914年8月初,当法国政府宣布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巴黎市民在街头跳舞狂欢。当先遣部队奔赴前线之际,沿途民众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民众(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多少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不再是无限度地“崇拜”,将其奉为文明的至高形态。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得以兴盛,为“救济吾人”“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据此可知,一战(        ) 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        )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以下关于民族主义的言论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1926年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亚洲本身都变了”实际是指亚洲地区(        ) 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