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货币与赋税制度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马铃薯初相识的很长一段时间(近450年),欧洲人都对它抱着疑虑和鄙视的态度,更多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物种植。爱尔兰算是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再没有其他任何植物能在这么狭小的一块耕地之上,喂养如此众多的底层贫穷的爱尔兰人。
18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扩张,工业化吸引越来越多人口进入城市,马铃薯在英格兰农工阶级的日用饮食地位愈显重要。相比之下,欧陆农民对马铃薯的态度似乎较为迟疑,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也开始从事它的栽种。法国药剂师巴曼提耶对马铃薯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也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宣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此颁布了血腥的“马铃薯种植法令”。尤其是每逄饥荒过后,马铃薯的生产就冲刺上扬。到19世纪初,马铃薯早已成为欧洲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了。此时,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也衷心接纳了这个植物。
材料二
自20世纪70年代至欧元诞生之前,欧洲货币危机频发,美元汇率波动对欧洲货币存在着单向冲击。对外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削弱了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从1999年的72.7%下降到2008年的64%,而欧元则由16.7%上升到25.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的状态。在双主导条件下,其中任何一个主导货币滥发都会引起另一个大货币跟随,然后波及所有中小货币。美国和欧洲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使得这两个主导货币比任何时候都有借口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而其他各国不得不接受它们造成的任何后果。一些国家无法忍受旧秩序的约束甚至损害,凭上升的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摘编自成思危、刘骏民《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逻辑》等
根据材料一,分析16—19世纪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变化。
变化:从受到鄙视和拒绝食用到广泛接纳;逐渐成为重要食物来源;从观赏植物或药物到重要的粮食作物;由西向东逐步推广;推动力量从民间到政府。(任意3点)
"]]本题是对比题。时空:16-19世纪的世界。变化:据材料一“抱着疑虑和鄙视的态度”“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也开始从事它的栽种”“东欧的斯拉夫民族也衷心接纳了这个植物”可知,从受到鄙视和拒绝食用到广泛接纳;据材料一“马铃薯早已成为欧洲人民不可或缺的粮食”可知,逐渐成为重要食物来源;据材料一“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物种植”“不可或缺的粮食了”可知,从观赏植物或药物到重要的粮食作物;据材料一“ 爱尔兰”“法兰西人、日耳曼人在英格兰人之后”“东欧的斯拉夫民族”可知,由西向东逐步推广;据材料一“法国药剂师巴曼提耶对马铃薯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也采取积极举措进行宣传。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此颁布了血腥的‘马铃薯种植法令’”可知,推动力量从民间到政府。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特点。
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到以美元一欧元双主导;货币多元化趋势出现;去美元化;货币体系演变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各国货币之间的联系加强;主导货币对其他货币影响大。(任意3点)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二战后的世界。特点:据材料二“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可知,以美元为中心到以美元一欧元双主导;据材料二“在双主导条件下,其中任何一个主导货币滥发都会引起另一个大货币跟随,然后波及所有中小货币”及所学可知,货币多元化趋势出现;主导货币对其他货币影响大;据材料二“美国和欧洲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可知,货币体系演变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据材料二“美国和欧洲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使得这两个主导货币比任何时候都有借口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而其他各国不得不接受它们造成的任何后果。”可知,各国货币之间的联系加强;结合所学可得出去美元化的特点。
高中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