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秦朝的统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秦朝的统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秦朝的统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秦汉人的意识中,珍珠是重要的海洋资源。秦朝曾设置名为“采珠”的职官,对珍珠开采进行管理。汉初,社会上层对珍珠颇为偏爱,形成“众贵之”的社会倾向。但是,汉景帝基于现实考量,下诏禁止官吏征发民众开采“黄金珠玉”。汉武帝平定南越后,设置合浦、珠崖等郡。合浦郡因农田少,“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所以百姓常以珠贸粮,甚至有人“采珠致产数百万”。东汉时期,合浦郡太守孟尝要求百姓适度开采珍珠,确保能够长期利用珍珠资源,以维持生业,从而保持“商货流通”。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等

材料二

根据珍珠生长规律,明朝设置了间隔开采的制度。明前期,官方开采珍珠基本控制在十年一采,甚至三十年一采,收获量非常大;后期多次突破旧制,频繁开采,以至明末合浦几乎无珍珠可采。明朝沿用宋元以来的职业开采及分户管理制度,部分疍户成为南海珍珠专采制度下的职业户。由于潜水采捕具有危险性,为了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疍户不断更新采捕技术。改良过的海水捕捞法,增加了防护设备,延长了水中开采珍珠的时间。

——摘编自侯甬坚等编著《中国环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珍珠开采业的发展,分析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8分)

[["

分析:政府重视海洋资源管理:秦朝设置“采珠”职官,汉朝在合浦、珠崖设郡,表明国家对珍珠资源的重视,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政策调整灵活:汉景帝因民生问题禁止滥采珍珠,而东汉孟尝则提倡适度开采,体现政府能根据现实调整政策,兼顾经济与民生;

利用珍珠促进经济:合浦百姓以珠贸粮,甚至致富,说明政府允许民间贸易,促进商业流通,增强地方经济活力;

边疆治理与资源开发结合:汉武帝平定南越后设郡,既巩固边疆,又开发珍珠资源,体现国家治理中军事、行政与经济开发的结合。

"]]

据材料一“秦朝曾设置名为‘采珠’的职官,对珍珠开采进行管理”、“汉武帝平定南越后,设置合浦、珠崖等郡”并结合所学,可得秦朝设置“采珠”职官,汉朝在合浦、珠崖设郡,表明国家对珍珠资源的重视,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据材料一“汉景帝基于现实考量,下诏禁止官吏征发民众开采‘黄金珠玉’”、“合浦郡太守孟尝要求百姓适度开采珍珠,确保能够长期利用珍珠资源”并结合所学,可得汉景帝因民生问题禁止滥采珍珠,而东汉孟尝则提倡适度开采,体现政府能根据现实调整政策,兼顾经济与民生;据材料一“所以百姓常以珠贸粮,甚至有人‘采珠致产数百万’”并结合所学,可得合浦百姓以珠贸粮,甚至致富,说明政府允许民间贸易,促进商业流通,增强地方经济活力;据材料一“汉武帝平定南越后,设置合浦、珠崖等郡”并结合所学,可得汉武帝平定南越后设郡,既巩固边疆,又开发珍珠资源,体现国家治理中军事、行政与经济开发的结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珍珠开采的历史经验和教训。(6分)

[["

历史经验:合理开采,保障可持续性:东汉孟尝主张适度开采,明朝前期控制开采频率,确保珍珠资源长期利用;

技术进步提高效率:疍户改良采捕技术,增强安全性和效率,体现技术创新对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政府管理规范化:秦汉设官管理,明朝实行职业开采制度,表明有效的制度化管理能优化资源开发。

教训: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明末因频繁开采,合浦珍珠几乎绝迹,说明违背自然规律会导致资源不可持续;

政策执行需严格:明朝后期突破开采制度,监管不力,导致资源浪费,反映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需平衡经济与生态:若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生态保护,最终会损害长远发展。

"]]

第一小问历史经验,据材料一“东汉时期,合浦郡太守孟尝要求百姓适度开采珍珠”、材料二“根据珍珠生长规律,明朝设置了间隔开采的制度”,可得合理开采,保障可持续性;据材料二“部分疍户成为南海珍珠专采制度下的职业户”、“为了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疍户不断更新采捕技术”,可得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据材料一“秦朝曾设置名为‘采珠’的职官,对珍珠开采进行管理”、材料二“明朝沿用宋元以来的职业开采及分户管理制度”,可得政府管理规范化。第二小问教训,据材料二“后期多次突破旧制,频繁开采,以至明末合浦几乎无珍珠可采”,可得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政策执行需严格;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可得需平衡经济与生态。

高中 | 秦朝的统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