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修撰者李吉甫是唐代著名宰相。在该志原序中,李吉甫历陈各家地理书之弊,指出“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并端”。《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十三年大簿》所制全国行政区划为纲领形式,以十道四十七镇分篇,每镇一图一志。全志以府、州为叙述单位,先列其名,下记户数、沿革、境界、贡赋等,再分叙所辖各县情况。对兵要厄塞及其军事攻守利害,该志均——载明,“皆切时政之本务”。
——摘编自陈素清、冯荣光《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荷兰北部港口都在从事海外贸易,新的地理知识被不断带回。1586年,阿姆斯特丹成立航海学校,其后东印度公司又成立了阿姆斯特丹制图所。1630年以后,该城的布勒家族以专门出版欧洲各种不同语言的蚀刻地图、海图以及航海著作而闻名于世。在17世纪的尼德兰,有着非常活跃的地图市场,印刷精美的地图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消费品。不仅上层阶级拥有地图,而且一般人民如面包师、外科医生、裁缝、买卖谷物的商人以及寡妇都是地图的收藏者。
——摘编自欧阳琼《维米尔的地图》等
材料三
1903年,清政府设练兵处,测绘工作由其下辖的军令司负责,各省督练公所下的参谋处设有测绘科,中国自办测绘事业自此开始。此后四十余年间,军事测绘机构中的专业人员一直仅仅保持在1500人左右的规模。民国初年,各省测量局在施测二万五千分之一地形图时,因各省基点位置与水准标高不相联系,以致有好几个海拔零点,使得成图难以结合。1928年前,只完成了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四省的测绘。1928年后,测绘事业有所起色,但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逐渐停顿。
——摘编自王庸《中国地图史纲》
材料四
1956年《中国国家大地图集》被列为《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项目。1965年,《自然地图集》率先完成,其他各卷则未及完成。1982年,国务院决定重新组织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经过20多年,20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17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先后编制出版《国家农业地图集》《国家经济地图集》《国家自然地图集》(重编)等。图集的编制以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出发点,全面采用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最新技术,被誉为“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廖克《中国地图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和郡县图志》所体现出的地志编纂思想。
编纂思想:维护统一、中央集权,经世致用,详今略古,求真求实。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编纂思想:根据材料一“《元和郡县图志》以《贞观十三年大簿》所制全国行政区划为纲领形式,以十道四十七镇分篇,每镇一图一志”本结合所学得出,《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情况下,编撰目的是为了辅佐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藩镇,加强中央集权,故可得出维护统一、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历陈各家地理书之弊,指出‘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得出,克服以前地理书的弊端、详今略古;根据材料一“全志以府、州为叙述单位,先列其名,下记户数、沿革、境界、贡赋等,再分叙所辖各县情况。对兵要厄塞及其军事攻守利害,该志均——载明,‘皆切时政之本务’”得出,经世致用,求真求实。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制图业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影响:推动地图出版业的发展与商品化;促使人们消费发生转变,扩充了人们的地理知识,改变其认识世界的方式;促进了荷兰海外贸易发展与殖民侵略扩大,提高荷兰国际影响力。
"]]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6-17世纪(荷兰)。影响:根据材料二“1630年以后,该城的布勒家族以专门出版欧洲各种不同语言的蚀刻地图、海图以及航海著作而闻名于世”得出,推动地图出版业的发展与商品化;根据材料二“在17世纪的尼德兰,有着非常活跃的地图市场,印刷精美的地图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消费品”得出,促使人们消费发生转变,扩充了人们的地理知识,改变其认识世界的方式;根据材料二“1586年,阿姆斯特丹成立航海学校,其后东印度公司又成立了阿姆斯特丹制图所”得出,促进了荷兰海外贸易发展与殖民侵略扩大,提高荷兰国际影响力。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测绘事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频繁,政局长期动荡;长期未实现真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测绘团队力量不足,方式方法较为落后。
"]]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三“民国初年,各省测量局在施测二万五千分之一地形图时,因各省基点位置与水准标高不相联系,以致有好几个海拔零点,使得成图难以结合”得出,测绘团队力量不足,方式方法较为落后;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从社会性质、政治统治等角度回答,如: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频繁,政局长期动荡;长期未实现真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根据材料四,总结新中国编撰《中国国家大地图集》的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科学规划;分工合作;坚持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指导方针;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四“1956年《中国国家大地图集》被列为《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项目”,“1982年,国务院决定重新组织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得出,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科学规划;根据材料四“经过20多年,20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170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得出,分工合作;根据材料四“图集的编制以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出发点”得出,坚持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指导方针;根据材料四“全面采用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最新技术”得出,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