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南方”

16世纪以来,在“南方”概念诞生之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辩护者就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与“野蛮”“落后”身份绑定,并将其对后者的控制视为所谓的“文明责任”和“道德义务”。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走向瓦解,西方右翼保守主义转而以“南方”称呼相关国家。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其就职演说中认为,南方国家“经济生活原始落后和停滞不前”,并以“示范”和“发展援助”的名义界定美国与南方国家的关系。

1955年4月举行的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为推动南南合作奠定了基础。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中国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把自身利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摘编自于海洋《“全球南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跃迁的核心概念》、王龙琴《中国与南南合作》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关于“南方”的两种不同观点。

[["

西方国家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视为“野蛮”“落后”,并以“南方”为指代。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落后国家和地区长期受到发达国家控制。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西方国家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将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独立国家,称为“南方”。以一种恩赐的姿态看待这些国家。这一观点体现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倡导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二战后,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但世界仍存在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新型独立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这一观点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促进了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述观点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国家的观点带有殖民主义的烙印,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任重道远。

"]]

本题属于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首先,仔细研读材料,精准提炼出两种关于“南方”的观点。一种是西方国家将殖民地半殖民地视为“野蛮”“落后”,二战后以“南方”指代相关国家,还以“示范”和“发展援助”为名界定关系;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通过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等,倡导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然后,分析观点产生的背景,对于西方观点,要联系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殖民体系建立,以及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但西方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大背景;对于发展中国家观点,则要结合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新型独立国家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任务的情况。接着,思考观点带来的影响,西方观点反映并维护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发展中国家观点有利于自身经济政治发展,促进构建国际新秩序等等。最后,从整体上对两种观点进行总结,点明它们是不同的,如西方国家的观点带有殖民主义的烙印,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任重道远等等。

高中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