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绘制,原图长宽115乘100厘米。绘图标有“东方九夷、南方八蛮、西方六戎、北方五狄”(该图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制图学角度上,将运河和黄河混为一体、将乌江绘成长江的主流等显然是错误的。但它尽量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闽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图成为欧洲人最早了解的中国地图之一,所载的文化信息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直观的感觉,因而受到重视。
——摘编自任金城《西班牙藏明刻〈古今形胜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在边疆治理方面有哪些实践?《古今形胜之图》对研究明代边疆治理有何意义?
实践:修长城、置九边军镇;在边疆设立都司、卫所;册封;在西南设吐司;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意义:《古今形胜之图》为研究明代边疆治理体系提供了一手资料,有助于了解明朝边疆治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以及政策实施情况。对于全面认识明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实践:根据材料“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可得出在边疆设立都司、卫所;结合所学,明朝在 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 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明朝在西南设土司。卫所 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 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 “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 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意义:根据材料“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及所学可知,《古今形胜之图》详细记载边疆地名,描绘边疆地理形势和历史沿革,标注边疆管理机构,为研究明代边疆治理体系提供了一手资料,有助于了解明朝边疆治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以及政策实施情况。还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可知,对于全面认识明代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古今形胜之图》受到西班牙重视的原因。
原因:殖民扩张战略需求;经济利益驱动,西班牙渴望参与东西方贸易获取经济利益;文化探索与交流的渴望。
"]]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16世纪中国和世界。原因:由材料“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闽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及结合所学可从西班牙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时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文化交流的渴望等角度分析,如,殖民扩张战略需求;经济利益驱动,西班牙渴望参与东西方贸易获取经济利益;文化探索与交流的渴望。
高中 | 早期殖民扩张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