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疆屯垦历史由来已久。民国时期的新疆,面对“外有强邻之虎视,内有外蒙之狼贪”,加之协饷断绝,财政困难的局面,政府要求“各属荒地招人承垦,安插民户”,并积极招引内地人口垦荒实边。还先后颁布《警察机关员警及眷属生产大纲》、《新疆省五年军垦计划草案》,鼓励军、警人员屯垦,减轻政府负担。据研究,到1944年10月,全疆水渠共增至1578道,灌溉农田遍布天山南北。耕地面积到1949年总计增加约6466078亩,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亩产和总产量都大幅提升。尤其盛世才主政时期,在苏联的指导下,制定新疆经济发展计划,采用新式机械,兴办了一批近代化农场。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商人、政客、学生等来往于新疆与内地,在语言、技术、习俗、物质等方面产生深度交融与认同。
——摘编自张艾云罗利华《民国时期新疆屯垦与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二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履行特殊使命,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一项战略安排,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70年来,兵团充分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的贺信》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民国时期新疆屯垦的特点。
政府积极推动;水利设施增多;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采用新式机械和近代化农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一“政府要求“各属荒地招人承垦,安插民户”,并积极招引内地人口垦荒实边……减轻政府负担”可得出“政府积极推动”;据材料一“到1944年10月,全疆水渠共增至1578道,灌溉农田遍布天山南北”可得出“水利设施增多”;据材料一“耕地面积到1949年总计增加约6466078亩,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亩产和总产量都大幅提升”可得出“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据材料一“采用新式机械,兴办了一批近代化农场”可得出“采用新式机械和近代化农场”;据材料一“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商人、政客、学生等来往于新疆与内地,在语言、技术、习俗、物质等方面产生深度交融与认同”可得出“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新疆屯垦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外部面临列强威胁;财政困难;
影响:推动了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状况;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融合与认同。
"]]本题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一“面对‘外有强邻之虎视,内有外蒙之狼贪’”可得出“外部面临列强威胁”;据材料一“加之协饷断绝,财政困难的局面”可得出“财政困难”。
影响:据材料一“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商人、政客、学生等来往于新疆与内地,在语言、技术、习俗、物质等方面产生深度交融与认同”可得出“推动了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状况”“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融合与认同”。
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后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当下延续这一举措的有利条件。
举措:组建生产建设兵团。
有利条件: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科技进步;党和国家对边疆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社会稳定。
"]]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举措:据材料二“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可得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
有利条件:据材料二“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一项战略安排”可得出“党和国家对边疆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再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从国家综合实力、 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能够为新疆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科技进步,为新疆的生产建设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社会稳定,为新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中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