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内容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内容理解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天山深处的“大兵”
李斌奎
倒塌的冰石砂岩堵住去路,车子停了。韩连长从车上跳下来,哆嗦着冻得乌青的嘴唇告诉我,这里是海拔三千米的雪线上,因为全是悬崖断壁,无法实地测量,只好在图上用虚线表示,所以叫飞线区。
我仰起头,倒四十度的山体恶狠狠地屹立在眼前,仿佛是受伤的野兽,不断向外喷吐烟雾。云雾中一个雪人贴在万丈绝壁上,举着钢钎不断向头上一块悬石捅去。他像一片无根的树叶,随时都有被撕裂被卷走的危险。“哦,这不是志桐吗?”蓦地一个可怕的念头占据了我的脑海。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拖着麻木的腿脚,慌忙向前跑去。
“站住,危险!”韩连长突然大喊一声扑过来,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觉得眼前一闪,黑灰色的烟雾雪尘就把志桐吞没了。撕裂人心的倒塌声震翻了山谷,我尖叫一声捂住了眼睛。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把我吼醒,惊喜而又责怪。“说你偏不听,现在知道我们天山的厉害啦!”韩连长和小战士嗤嗤地笑,吵着要“吃喜糖”“吃喜糖”,我满脸绯红,乜斜了一眼。哎呀,他怎么成了这副样子啦:头上扣着破柳条帽,又宽又厚的安全带紧扣在没罩衣的旧棉衣外面,满身满脸的雪屑和白岩石沫子。要不是那双黑眼珠子,说什么我也不敢认。
此时,我们已回到营部,太阳从小窗口射进来,晒得帐篷里面像个蒸笼。“山里就这样,一天穿遍四季衣,毡筒外面还套水靴。”志桐嘱咐我换衣服,帮我擦汗,从下山到现在,他一直围着我转。这会儿,见他棉衣上化了的冰水哩哩啦啦往下滴,我站起来要帮他把棉衣上的宽皮带拨开,猛然发现原来他腰眼伤得这么厉害!衬衣和伤口都粘在一起,新沁出的血和汗在发黑的痂疤外又印下一圈红黄色的晕痕。
“小意思,擦破点皮。”志桐还安慰我,我却再也忍不住,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我真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如此拼命究竟是为了什么!
志桐手紧紧扶着桌面,缓缓地开了口:“就在上个星期天,飞线区发生了大塌方,五连指导员余海洲牺牲了,血把山石都染红了。当时正赶上他爱人来队探亲,就住在下面那顶帐篷里。”
“是山下留守处招待所住的那个女的吗?”我紧张得牙齿都在打战。志桐背部急剧地抽动着,他默默地点点头,直起身来:“他们结婚早,孩子都两岁了,算起来分居十年啦。老余身体一直不好,这次他爱人来什么也没有带,只带了满满一提包中药,可他到死连一服也没顾上吃……”他哽咽着说不下去。“我只不过在挖他的遗体时被石头砸了一下,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说真的,倩,想起这些同志,再大的苦我都能咽下去。可这几个月你一封信也不给我写,我,我实在受不了啦……”他激动得转过身,一把抓住我的手,一汪热泪淹没了他的眼睛。
酸楚的热浪压迫着我的喉管,面对着志桐炽热的情感,我说什么好呢?“走吧,志桐,只要你转业,我什么都听你的!我不能眼看着你再受这种罪啊……”他笑了,捧起我的脸,“瞧你,尽说些孩子话,我能走吗?”“为什么不能?你们在这里这么拼命干,谁知道?谁稀罕!许多转业干部千方百计走后门往北京涌。志桐,你别再傻啦,你也走出这天山,看看外面的形势吧!”我简直是在喊。
“什么是形势?各有各的看法!有坐车的,就得有修路的……”偏偏这个时候,韩连长把志桐喊出去了。没多久,就听到志桐大声嚷起来:“不像话,刚当了一年兵就要闹复员,从连里一直闹到营里;农村来的强调包工到组没劳力,城市来的不愿意当兵净开小差,一张嘴就是我的、我的,‘我的’是重要,就不想想自己的责任……”他在门外烦躁地踱来踱去,那打夯的脚步带着风含着雨。我无力地倚在桌子上,心里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出个头。
第二天天还没亮,嘹亮的集合号声响了,一队又一队胸佩白花肩扛工具的战士向飞线区方向走去。志桐系上安全带,从抽屉里取出一朵小白花,不祥的预感像可怕的阴影笼罩在我的头顶:“志桐,你们要去做什么?”他稍稍犹豫了一下,对我说:“今天下午,全团要在飞线区余指导员牺牲的红石前举行军旗下宣誓活动,一定要拿下飞线区!从今天起,我下五连代理指导员,宣完誓就要领着大家上飞线区施工……”
“志桐,你……你可不能啊!”我再也控制不住,紧紧抱着志桐宽厚的身子,乞求地望着他。志桐胸部急剧地起伏着,声音低沉而又坚决地一字一句地说道:“倩,我这半年的心情老实说比你还要矛盾、痛苦,我甚至下决心要转业,不但你,连我母亲也为这件事不知哭了多少次。可我现在要郑重地对你说,你不许再提离队这件事……前不久,有一些外籍工作人员到边防去看了看我们的巡逻路和战备公路。那天,正好下了点雨,说来也巧,我们坐的小车走到人家瞭望哨楼前陷进泥坑里抛锚了。就在我们下来推车的时候,人家就对着我们拍照,打口哨,还组织士兵参观。参观中国的边防设施何等陈旧落后,欣赏中国的军人在八十年代的今天还站在雨里,怎么用手推着汽车向前跑!这不是嘲笑我郑志桐一个人,这是对我们全体中国军人的嘲笑!是对全中国人的嘲笑!”
“你别再刺我的心了,志桐,你让我冷静地再想一想好不好……”我再也听不下去,扑在他的怀里,满腹的委屈、为难像岩浆一样迸发出来……
开山炮,又是一声开山炮声!军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翻卷,各种机械的轰鸣汇成震人心魄的旋律。下山的路上,我在车上怎么也坐不住,又探出身去,不舍的目光极力在满山遍野奔忙的人海中搜寻。啊,志桐!他还高高地站在飞线区一块突兀的崖石上向我招手,满身冰雪,通体皓白,只有那军帽上的红星在跳,似一汪碧血,又似一团燃烧的火苗……
(选自1980年9月《解放军文艺》,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说以“我”的视角展现天山大兵的形象,具有代入感;通过“我”的情感变化,引发读者思考。
","志桐深情地讲述余海洲牺牲的故事,为后文志桐的选择做铺垫,也反映出战士们奉献牺牲的精神。
","“陷车事件”中,外籍人员对我方的嘲笑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促使郑志桐下决心坚守飞线区。
","本文与《荷花淀》一样多处使用语言描写,体现了时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展现了她们的家国情怀。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D.“本文与《荷花淀》一样多处使用语言描写,体现了时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展现了她们的家国情怀”错。《荷花淀》通过语言描写等展现了水生嫂等女性在战争年代从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过程,侧重女性觉醒,体现了她们的家国情怀。本篇小说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有着坚定的军人信仰,不畏牺牲,敢于担当奉献的志桐;而李倩始终处于个人情感与军人责任的矛盾中,文中虽有“我”的语言描写,比如劝志桐转业等,但结尾仍显迷茫(“让我冷静地再想一想”),并未体现明确的“精神成长”。
故选D。
高中 | 内容理解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