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1ka—34ka前的地质时期,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上游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古堰塞湖(经棚古湖)。经研究发现,这一时期该地区经历了暖湿—干冷—暖湿的气候过程。经棚古湖的形成和消亡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图1为西拉木伦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不同历史时期西拉木伦河河床剖面示意图。
该地区在经棚古湖形成之前先有河流,分析其判断理由。
河床剖面下层沉积物为砂砾岩,颗粒较粗,属于河流环境下的沉积物;上层沉积物为粉砂岩,颗粒较细,为湖泊环境下的沉积物;经棚古湖呈树枝状,说明湖泊是由于堰塞沿河谷蓄水而形成的。
"]]根据图2可知,河床剖面下层沉积物为砂砾岩,颗粒较粗,砂砾岩属于河流环境下的沉积物;上层沉积物为粉砂岩,颗粒较细,推侧为湖泊环境下的沉积物,河流沉积物在下,湖泊沉积物在上,说明河流比湖泊早形成;经棚古湖呈树枝状,说明湖泊是由于堰塞沿河谷蓄水而形成的,综上所述湖泊形成时间晚于河流。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解释该地区早期河流干流呈东西走向的原因。
该地区有东西走向的断层发育形成的断裂构造带,(断裂构造带下陷且)断裂构造带上岩石破碎易侵蚀,所以沿断裂构造带发育了东西走向的河流。
"]]根据图1可知该地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带,断裂构造带因为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地势较低,水流积聚易发育河流,所以沿断裂构造带发育了东西走向的河流。
考察发现经棚古湖为堰塞外流湖,说明其形成过程。
流域内河谷陡峭,构造运动活跃,导致河岸岩体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这一时期气候湿润,水量大,湖水不断上涨;湖水位超过堰塞体高度,湖水漫过堰塞体外流,形成堰塞外流湖。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流域内地势落差大,构造运动活跃,导致河岸岩体易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据材料可知, 这一时期该地区经历了暖湿—干冷—暖湿的气候变化过程,据此可推测堰塞湖形成时期气候湿润,水量大,湖水不断上涨;湖水位超过堰塞体高度,湖水漫过堰塞体外流,形成堰塞外流湖。
分析经棚古湖消失的原因。
构造运动再次进入活跃期,堰塞体松动,加上气候又重新进入湿润期,降水丰富,河流对堰塞体的侵蚀冲刷作用强,最终导致堰塞体崩塌,湖水外泄,经棚古湖消失。
"]]根据材料中“经棚古湖的形成和消亡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可推测该时期构造运动再次进入活跃期,堰塞体松动,加上气候由干冷变为暖湿,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增大,河流的侵蚀冲刷作用强,最终导致堰塞体崩塌,湖水外泄,经棚古湖消失。
高中 |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