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
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底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在此之前,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2020年德国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因素中对德国核电站布局影响最大的是( )
地质
","矿产
","水源
","交通
"]读图可知德国核电站主要位于河流附近,说明核电站选址与水源有关,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热量,需要大量冷却水降温,因此冷却水往往被视作是核电站正常运转的“血液”,C正确;读图和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并未显示出地质、矿产和交通对德国核电站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ABD错误;故选C。
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条件是( )
科技水平较高
","能源需求萎缩
","常规能源丰富
","太阳能资源充足
"]根据材料“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说明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日益短缺的常规能源,促使德国发展再生能源技术,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和传统化石能源,因此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条件是科技水平较高,A正确,B错误;德国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枯竭,且发展火电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利于环保,还会增加碳排放成本,C错误;德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能不丰富,D错误;故选A。
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扩大能源进口规模
"]德国传统产业所占比例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属于长期的措施,不符合题意,A错误;水电站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且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德国水能资源不太丰富,需抽水蓄能,B错误;德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加大煤炭开采力度,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C错误;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能源需求量很大,如果德国弃核后,将面临能源危机,而北欧有丰富的水能,南欧有丰富的太阳能,德国可以从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进口能源,这是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D正确;故选D。
高中 |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