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指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影响其高度分布的因素与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相似。下表为南美洲安第斯山不同纬度山地多年冻土下界的统计数据。

纬度15°S20°S25°S30°S35°S40°S
多年冻土下界(千米)4.24.65.14.73.82.9

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折线图,并说出安第斯山多年冻土下界随纬度的变化特点。

  

[["

特点:大致从低纬向高纬多年冻土下界高度降低;25°S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高度最高。

"]]

根据表格中的纬度信息以及多年东土冻土下界信息绘制折线图即可,但要素要完整清晰,同时折线图表能反映出安第斯山多年冻土随纬度的变化特点。绘图如下:

  

根据表格以及绘图信息可知,安第斯山多年冻土下界随纬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如果粗略描述,整体上呈现出从低纬向高纬多年冻土下界高度降低的特点),且多年冻土下界高度在25°S高度最高。

说明25°S地区的多年冻土下界高度高于15°S地区的原因。

[["

25°S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所以多年冻土下界高于15°S地区。

"]]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其影响因素与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相似。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25°S地区地处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多晴天,气温较高,所以多年冻土的下界高于15°S地区。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研究表明,自晚冰期以来,天山北坡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湿、暖干的组合并交替出现。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自然带的位置和范围产生了显著影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寒灌丛是祁连山区重要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林线以上。在小尺度山地环境下,植物群落多样性对坡向变化响应较大。不同坡向植物多样性、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在坡位梯度上均表现不同,中坡位植被以斑块状分布为主。下图为不同坡向、坡位高寒灌丛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端,拥有世界同纬度现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亚热带可分为南、中、北亚热带)。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达尔文《小猎犬号航海记》写到,“群岛(指科隆群岛,下图)完全由火山喷发形成……第一眼望过去,没有比这儿更让人不想上岸的地方了。汹涌巨浪拍打着一片破碎的黑色玄武熔岩,岩石上大裂缝纵横交错……我在一座较大的岛屿北坡上山,最初所见都是无叶灌木丛,往上走时,树林渐渐变绿,刚一翻过最高处,就有一阵自南往北的凉风迎面扑来,碧绿繁荣的植被让人眼睛一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全球气候模式图局部图,数字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