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防灾减灾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流水侵蚀→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注意材料信息“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所以图中相对高度较高的阶地形成时间较早,之前受流水沉积形成,之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原来的河漫滩成了阶地,所以形成过程是流水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在野外活动时,假如发生了泥石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可以躲在大树上等泥石流过去后,再下来
","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顺着沟谷向下跑,可以逃避泥石流的冲击
","可以用碎石、泥沙等堵塞河道,以便阻挡泥石流下泄
"]泥石流多与山洪相伴发生,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具有突发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同时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因此,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B正确;大树可能被冲倒,因此泥石流发生时不能躲在大树上,A错误;泥石流沿着河谷向下流动较快,因此不要顺沟谷向下跑,要迅速向泥石流发生的沟谷两侧地势较高处躲避,C错误;泥石流在重力作用下,冲击力和破坏力很大,碎石、泥沙等不可能阻挡泥石流,D错误。故选B。
高中 | 第三节 防灾减灾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