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2024年11月20日,冰岛西南部的火山再次喷发,并于21日凌晨2点左右达到喷发高峰,大量火山灰弥漫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次火山喷发后,短期内可能导致当地(        )

①白天温度下降②降水减少③昼夜温差增大④昼夜温差减小

["

①③

","

①④

","

②③

","

②④

"]
[["B"]]

此次火山喷发后,短期内火山灰会覆盖天空,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增强,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气温不会太低,可能导致昼夜温差减小,①④正确,③错误;短期内火山灰会覆盖天空,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可能导致降水增多,②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火山灰沉积过后,白天气温明显变化,其主要影响的环节是(        )

["

①增加

","

②增加

","

③减弱

","

④减少)

"]
[["A"]]

读图可知,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火山灰沉积过后,大气中的火山灰大量减少,大气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增强,白天气温明显提高,A正确;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②减少,B错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③增强,C错误;④大气逆辐射不是影响白天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且气温升高,④大气逆辐射会增强,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我国现代蔬菜种植多采用温室大棚,与南方地面蔬菜大棚相比,北方常采用下沉式温室大棚,即温室内地面需下沉一定深度。图左为我国南方地区蔬菜温室大棚景观图,图右为北方某地下沉式温室大棚侧视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逆温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辐射逆温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下图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时刻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雾凇俗称树挂,是空气中水汽凝华在树枝上产生的白色冰晶。2024年11月6日,黑龙江呼玛县出现“断崖式”降温天气(-28℃~-11℃),游客在未冰封的黑龙江江畔可以观赏到雾凇与流冰相互映衬(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色泽鲜红、脆甜可口的蛇果(如图)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喜光,较耐寒,不耐湿热,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顺利实施近火制动,正式踏入环绕火星轨道。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