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读图a“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b“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填名称)。
读图,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其中只有④箭头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图a中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 (填序号),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序号)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利用温室大棚,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经过大棚进入内部而不受影响,大棚减弱了大棚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温度升高,使大气逆辐射④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为水果生长提供热量。
图b中①~⑤点,气压最低的是 ,气压最高的是 。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①>⑤,④>③。①②③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综上所述,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
图b中A、B两地中温度较高的是 ,空气 (上升/下沉),昼夜温差大的是 ,天气晴朗的是 。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地对应的⑤高空等压面下凹,B地对应的④高空等压面上凸,因此高空⑤为低压,④为高压。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正好相反,因此A为高压,B为低压。这说明A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B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A地气流下沉,以晴朗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大;B地气流上升,以阴雨天气为主,昼夜温差较小。
图b中热力环流方向为 (顺/逆)时针。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气流下沉,B气流上升,使得A处形成高压,A上空形成低压;B处形成低压,B上空形成高压,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形成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热力环流。
若图b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郊区的是 。
城区气温较郊区高,近地面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压,对应高空为高压,等压面应向上凸,因此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B,代表郊区的是A。
若图b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夜间)。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冷却气流下沉,B受热气流上升。若图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夜晚。
若图b为北半球示意图,则近地面风向为 风,高空风向为 风。
由于A地形成高压,B地形成低压,气流由A流向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使近地面形成东北风;B地上空为高压,A地上空为低压,高空风向由B上空吹向A上空,由于高空几乎没有摩擦力,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与等压面平行,故形成西风。
高中 |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