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导致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2021年,我国宣布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分属于69个自然保护地的1340只大熊猫连成一片;通过恢复栖息地植被、建设大熊猫廊道等措施,为大熊猫相互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破碎的原因是( )
地震频繁
","森林破坏
","气候异常
","近亲繁殖
"]地震频繁会使大熊猫栖息地受影响,但不是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原因,排除A;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区域扩大,森林破坏,使得大熊猫栖息地在空间上隔离开来,出现破碎化,B符合题意;气候异常变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较大,不会导致局部地区栖息地出现破碎化,排除C;近亲繁殖是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带来的影响,不是原因,排除D。故选B。
与碎片化的栖息地相比,整体国家公园可以使大熊猫( )
种群数量增加
","监控难度降低
","生活习性改变
","获得专属空间
"]整体国家公园促进了大熊猫种群的交流,避免近亲繁殖,使大熊猫存活率上升,种群数量增加,A符合题意;整体国家公园范围较大,大熊猫活动范围较之前扩大,对大熊猫的监控难度会增加,排除B;整体国家公园不会使大熊猫生活习性改变,排除C;整体国家公园的保护对象包括公园内所有的动植物,不是大熊猫的专属空间,排除D。故选A。
高中 |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