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雾凇是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在草木上凝结形成的白色冰晶,一般需气温在0℃以下,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为了获得雾凇美景照片,一般选择在日出后的2个小时左右逆光拍摄。下图为松花江局部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游客在松花江观赏雾凇的地点为( )
甲
","乙
","丙
","丁
"]由于水电站的运行,使得流出的水温度较高,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C正确;甲和丁水汽含量较少,AD错误;乙地水温相对较低,蒸发弱,水汽不足,B错误。故选C。
下列天气状况中,易出现雾凇的是( )
降雪之后气温升高
","夜间晴朗且风力弱
","有大风且气温骤降
","受冷低压东部影响
"]晴朗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产生逆温现象,有助于水汽的凝结或凝华形成雾凇,B正确;降雪隔日气温升高使冷空气的控制时间短,大风易将水汽吹散,不利于雾凇的形成,AC错误;我国冬季主要受冷高压东部冷空气影响,D错误。故选B。
游客拍摄雾凇美景,应位于拍摄点的( )
西南方
","西北方
","东北方
","东南方
"]雾凇观赏期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因拍摄雾凇最佳时间在日出后的两个小时,且逆光拍摄,则拍摄的最佳位置应位于拍摄点的西北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