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实现了主粮的自给自足。但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近年大豆的自给率降到20%以下,大豆出油率、单产都比进口大豆低。
大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油料、粮食、饲料作物,常年需求大豆1.1亿吨、玉米3.3亿吨,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用近15亿亩耕地,但依靠大幅度增加净作面积提高大豆、玉米自给率难度较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以黄淮种植区为例,采取“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来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目的,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2022年起全国16个省份将推广该模式1500万亩以上。图a为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示意图,b为净作玉米种植示意图,c为黄淮海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大豆机械收割的景象。
简析我国大豆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自给率低的原因。
生活水平提高(油脂、肉类消费量上升),大豆需求量增加;大豆用途多样,需求量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有限,为保证主粮自给自足,大豆种植面积难扩大;大豆单产低,农户种植收益少,种植积极性低;我国种植的大豆品种出油率低,良种被国外垄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提升,对油脂、肉类等消费需求增多,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需求量不断增加,另外大豆还有多种用途,如直接制作各种食品等,导致大豆需求量更大;由材料可知,我国耕地有限,人口众多,需要首先保证粮食作物的产量,保证朗诗作物的耕地数量,从而导致能用来生产大豆的耕地有限,难以依靠大幅度增加净作面积提高大豆自给率;国内大豆品种单产相对较低,相对与国际进口大豆,种植大豆没有产品优势,农民种植大豆收益低,积极性差;国内大豆品种出油率低,优良品种被国外垄断,国内种植大豆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相较传统的净作生产方式,分析黄淮种植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
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高矮作物搭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大豆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利于作物生长;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绿色环保;增加作物种类,更好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结合图为材料可知,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目的,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多生产了产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作物产量,增多了作物种类,更好的适应市场,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由图可见,利用玉米和大豆植株高度的差异,使高热资源能更充分利用;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有较强的固氮作用,种植大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玉米和大豆套种可以使土壤在不同的季节中受到不同作物根系的影响,从而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增强病原菌抵御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玉米和大豆套种的同时,会吸引不同的有益昆虫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这样可以增加天敌的数量,促进生态平衡,减少害虫的发生,进而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绿色环保。
说出在确定大豆、玉米种植行数和间距时需考虑的主要条件。
当地的光照、热量和通风条件;作物根系的生长空间;收割机等机械的宽度。
"]]结合上题分析,由于该种植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光热条件,因此需要对放低的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进行考虑,以便满足植物光热需求,同时要预留足够生长空间,满足植物根系在生长空间上的需求;由于该模式生产规模大,不同种作物要使用不同的机械进行作业,因此在种植时需要考虑机械间隔作业所需的空间,充分考虑收割机等机械的宽度。
指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
复合种植的田间管理难度加大;需要劳动力较多,劳动力不足;传统农机不适合复合种植的需求。
"]]复合种植植物间隔分布,大豆、玉米所需求的管理并不相同,导致田间管理难度较大,部分工作传统农机不适合操作,导致工作量增加,需求大量劳动力,可能会存在劳动力短缺情况,由图C和上题分析可知,机械化种植时,我们对机械有一定的需求,传统的农机可能不适合复合种植的需求。
高中 |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