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目前,中国都市圈布局趋向于“城市中心—近郊新城—远郊乡村”同心圆结构,这种结构存在“大城市病”隐患。为促进我国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的都市图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浙江省在这一方面开展了有效探索,将都市圈的特色小镇分为“中心”镇、“卫星”镇和“专业”镇三类。下图示意浙江省都市图内外三类特色小镇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大都市圈同心圆结构带来的“大城市病”有(        )

①工业过于集中,排污严重,环境恶化    ②贫富差距增大,出现大范围棚户区

③城市建设用地增多,外围土地利用率低    ④职住分离,通勤时间长,交通拥堵

["

①②③

","

②③④

","

①②④

","

①③④

"]
[["D"]]

随着大都市工业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多,会带来严重污染和环境恶化,①正确。就全国而言,各大都市还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棚户区,②错误。随着大都市规模扩大,城市用地增多,势必出现土地规划不合理,外围土地利用率较低的现象,③正确。大都市面积过大,居住地和工作地往往相距甚远,拉大了通勤距离,也带来交通拥堵现象,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相比,“中心”镇的特色为(        )

["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

旅游资源丰富

","

生态环境最为宜居

","

外来人口较少

"]
[["A"]]

由图可知。“中心”镇位于中心城市内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正确。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外来人口 均不是“中心”镇的特色,BCD错误。故选A。

“中心城市+特色小镇”都市圈模式协同发展的策略是(        )

["

壮大特色小镇,促进经济增长

","

改革户籍制度,降低落户门槛

","

优化产业格局,生活便利共享

","

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工业上楼

"]
[["C"]]

壮大特色小镇,促进经济增长没有体现协同发展,A错误。图中“卫星”镇和“专业”镇的主体是就地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不是协同发展的策略,B错误。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非核心功能,构建中心至外围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的产业格局,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C正确。节约土地资源是该模式的发展方向,但实现工业上楼则要因地制宜,D错误。故选C。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