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城镇化水平高,农牧业发达,小麦、羊毛等农产品商品率高,出口量大。该国西部多大型优质露天铁矿,铁矿石产量约占全球1/3,主要销往东亚地区。黑德兰港是该国重要的铁矿石出口港。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略图。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大分水岭以东地区人口分布北密南疏。         

②澳大利亚城镇化水平高的根本原因是地广人稀。         

③澳大利亚的小麦和铁矿石多选择海运销往国际市场。         

④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小麦—牧羊带夏季易遭受洪涝灾害。         

[["错误","错误","正确","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分水岭以东地区人口分布北疏南密,故①错误;城镇化水平一般与该国产业发展有关,而地广人稀不是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故②错误;澳大利亚的小麦和铁矿石产量较大,但由于该国人口稀少,需求量不大,故其主要通过海运销往国际市场,③正确;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小麦—牧羊带大部分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和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的区域,其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夏季不易出现洪涝灾害,故④错误。

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植被类型和土壤剖面特征的对应关系,请用直线连接。

 

[["

"]]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中部,该地区经常受副高控制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其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对应b,由于该地荒漠广布、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有机层最为贫乏,对应Ⅰ;乙地位于大分水岭以西,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植被主要以热带草原为主,对应c,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植物的根系,对应Ⅱ;丙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该地区纬度较低,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a,其植被类型以热带雨林为主,由于热带雨林生物量大、种类多,其土壤剖面结构最为复杂,对应Ⅲ。故连线为:

  

澳大利亚农业注重种植业与         业的有机结合,其农牧产品出口量大的主要市场原因是         小麦一牧羊带种植的是         (填“冬”或“春”)小麦,制约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畜牧","国际市场需求大(或国内市场需求小)","冬","水源不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的农业注重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由于国际市场对于小麦和羊毛产品需求量大,其本国人口较少,此类产品需求量较小,故该国的农牧产品出口量大;由于该国纬度较低,其小麦—牧羊带主要种植冬小麦;该国的小麦—牧羊带主要分布在大分水岭的西侧,降水较少,故制约该国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是水源不足。

从资源、开采和运输角度,指出西部铁矿石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

[["

铁矿石资源丰富(或质优);多露天铁矿;海运便利。

"]]

从资源角度来看,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有利于大量出口;该国铁矿石埋藏较浅,有利于进行露天开采;由于该国四面环海,可以利用便利的海运来运输铁矿石。

高中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