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职住分离是指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离,常用通勤行为特征(如平均通勤距离和时耗等)衡量,是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议题,职住分离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图为成都市主城区(部分)就业—居住偏离值分布图(值越大说明职住分离程度越大,白色区域无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判断,成都市主城区(部分)职住分离状况(        )

["

由中心向外递减

","

一环以内最严重

","

三四环间差异小

","

北部比南部更大

"]
[["B"]]

读图可知,成都市主城区(部分)职住分离状况没有由中心向外递减的规律,有些区甚至是由内向外增加,故A错误;读图,三四环间差异较大,北部比南部较小,故C、D错误;一环以内职住分离值接近最大,说明职住分离严重,B正确。故选B。

老龄化程度上升加剧了区域的职住分离,主要是因为区域老龄化(        )

["

降低了劳动人口比重

","

促进了区域地价上升

","

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

","

增加了绿地建设面积

"]
[["A"]]

区域老龄化程度上升,老年人口比重升高,则劳动人口比重降低,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需要从区域外吸引就业人口,加剧职住分离,A正确。区域地价上升主要与经济活动、人口集聚等有关,老龄化不是地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且地价上升与职住分离关联小,B错误。老龄化不会直接改变交通运输方式,C错误。绿地建设面积与职住分离无直接因果关系,D错误。故选A。

为进一步降低人均通勤碳排放,成都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扩大地铁站点规模

","

推动职住中心分散

","

促进职住混合组团

","

推进郊区的住宅化

"]
[["C"]]

为降低人均通勤碳排放,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以及就业与居住等,减少人均通勤量,促进职住混合组团可减少居民出行距离,进而降低人均通勤碳排放,C正确;单纯扩大地铁站点规模,可能因职住分离状况未改善,无法有效引导居民选择地铁出行,对降低碳排放效果不佳,A错误;职住中心进一步分散会使通勤距离增加,可能导致更多高碳出行,不利于降低碳排放,B错误;推进郊区的住宅化,使郊区和城市中心之间产生大量交通流,反而会增加人均通勤碳排放,D错误。故选C。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