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影响下的海陆格局对大气环流和自然资源等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古生代晚期,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拼合形成一个跨越南北半球的超级大陆,大陆东侧为特提斯洋。冬、夏季两半球陆—陆间热力差异驱动当时的季风环流。下图是超级大陆地理格局复原图,当时地球的质量、体积、运动状况与现在差异不大。

 

特提斯洋北侧大陆边缘有山脉,分析其成因。

[["

特提斯洋北侧大陆边缘紧邻俯冲带,属汇聚型板块边界;板块俯冲导致大陆边缘隆起形成山脉。

"]]

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特提斯洋北侧大陆边缘山脉的发育是板块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特提斯洋北侧大陆边缘紧邻俯冲带,属汇聚型板块边界,特提斯洋所在的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会向密度较小、位置较高的北侧劳亚大陆所在的大陆板块下方发生强烈俯冲;在俯冲过程中,大陆板块边缘受到巨大的挤压力发生褶皱、变形和抬升,逐渐形成沿大陆边缘分布的海岸山脉。

说明7月两半球陆一陆间的热力差异对北半球夏季风的驱动过程。

[["

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冈瓦纳大陆降温形成高压;劳亚大陆升温形成低压;气流从冈瓦纳大陆吹向劳亚大陆越过特提斯洋,水汽充足,形成湿润的夏季风。

"]]

季风环流的本质是海陆热力差异引发的气压梯度力驱动气流运动。7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显著多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因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迅速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热低压中心;而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因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热量少,加之陆地比热容特性,降温相对明显,地表温度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冷高压中心。由于近地面存在明显的气压差异,气流会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高压区(冈瓦纳大陆)向低压区(劳亚大陆)流动,越过特提斯洋,携带充足水汽;当气流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后,受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的影响,风向逐渐偏转,最终形成湿润的西南夏季风。

根据古地理环境解释我国山西(属华北陆块)古生代晚期地层中存在大量煤炭的现象。

[["

古生代晚期,山西所在华北陆块处低纬度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和暖流作用;高温多雨;树木生长繁茂,泥炭沉积,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煤炭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化石能源,山西(华北陆块)古生代晚期地层中煤炭的大量富集,与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古生代晚期,华北陆块地处低纬度区域,受赤道低压带、信风影响,太阳辐射充足,热量条件优越;同时,该区域四面环海(受超级大陆边缘海洋环境影响),加之有暖流流经,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植物生长茂盛,为煤炭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有机物质(植物残体)。受板块运动影响,华北陆块所在区域可能发生地壳沉降,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逐渐淹没陆地低平地区,形成广阔的滨海沼泽或湖泊环境;在厌氧环境下生物残体分解减慢,形成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层,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最终形成了山西地层中大量保存的煤炭资源。

高中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