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非对称结构保温大棚的保温被通常白天收卷至顶部,以便棚内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收卷的保温被在棚内地面形成遮阴带(下图)。陕西省某地理研学小组观测当地大棚正午地面遮阴带的年内变化(忽略收卷的保温被厚度影响),发现棚内地面遮阴带在2月26日出现,3月29日面积最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棚内正午地面遮阴带面积开始变小的日期出现在(        )

["

6月29日前后

","

9月15日前后

","

10月16日前后

","

12月14日前后

"]
[["B"]]

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根据材料2月26日棚内出现遮荫带,此后遮荫带面积逐渐增大,3月29日面积最大,此日后遮荫带面积不变,6月22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3月29日为春分日后8天左右,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日期为秋分日前8天左右,因此9月15日前后遮荫带面积最大,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继续降低,遮荫带移至棚外,棚内遮荫带开始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该题选B。

仅支撑柱高度增加1米,则棚内正午地面最大遮阴带(        )

["

出现日期提前,面积减小

","

出现日期提前,面积不变

","

出现日期推迟,面积增大

","

出现日期推迟,面积不变

"]
[["D"]]

根据材料棚内最大遮阴带的面积和南北屋面保温被的宽度有关,南北保温被,宽度范围越大,最大遮阴带面积最大,和支撑柱的高度无关,支撑柱变高时,最大遮阴带面积不变,但遮阴带全部移动到保温棚底部(此时面积最大)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出现的日期应比之前推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高中 | 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