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新冠病毒竟然是友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该报道中的结论是基于美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鼻部吸入新冠棘突蛋白$\rm S1$可缓解肺癌发展》。该研究使用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rm S1$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体外实验:首先培养肺癌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除了加入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加了一定浓度的 以防止杂菌污染,细胞瓶放在$\rm 37^\circ\rm C$的 中培养。随后用棘突蛋白$\rm S1$处理肺癌细胞并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rm 1$。结果表明 。
抗生素;含$\\rm 95\\%$空气加$\\rm 5\\%CO_{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棘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大的促进凋亡效果好。(答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即可)
"]]培养动物细胞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肺癌细胞需要提供适宜温度和维持培养液的$\rm pH$,因此要放在$\rm 37^\circ\rm C$的含$\rm 95\%$空气加$\rm 5\%CO_{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根据题干“新冠棘突蛋白$\rm S1$可缓解肺癌发展”及图可知,棘突蛋白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所用的棘突蛋白的浓度增大,其促进凋亡的效果越明显。
小鼠体内实验:流程如图$\rm 2$,实验结果如图$\rm 3$。其中$\rm 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长时间对小鼠进行$\rm NNK$处理的目的是 。
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诱导肺部肿瘤产生)
"]]$\rm NNK$是尼古丁的衍生物亚硝胺酮,是致癌物,用其长时间处理小鼠目的是诱导小鼠肺部肿瘤产生,即侯建肺癌小鼠模型。
对比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结果发现棘突蛋白$\rm 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推测原因可能是棘突蛋白$\rm S1$引起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激活。为了进一步确认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到底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棘突蛋白$\rm S1$的作用,还应增加一组对照为$\rm NNK+$ 。
由题干“棘突蛋白$\rm S1$在体内抑癌的效果比体外的效果好得多”可知,在体内环境下,棘突蛋白$\rm S1$激活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进而识别和杀伤以及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为探究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是不是因为新冠病毒棘突蛋白$\rm S1$的作用,还应该设计一组对照:$\rm NNK+$等量其他外源蛋白,若实验组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量大于对照组,说明肺部肿瘤比例的减少确实是因为新冠病毒棘突蛋白$\rm S1$的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是否足以证明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不合理($\\rm 1$分) 自变量不同,媒体的报导中的自变量是新冠病毒的感染,论文中的是棘突蛋白$\\rm S1$,棘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rm /$对照设置不合理,结论不可靠(与不合理偶联,从自变量或实验设计角度合理即可)
"]]由题干“媒体报道称感染新冠病毒可以治疗肺癌”可知,其自变量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论文中自变量为棘突蛋白$\rm S1$处理的浓度,二者不是同种变量,棘突蛋白并不能模拟新冠病毒的感染,无法做出上述推测,因此结论并不可靠。
高中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