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rm ^{32}P$标记马蛔虫($\rm 2N=4$)甲、乙两个精原细胞的核$\rm DNA$双链,接着将细胞置于不含$\rm ^{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

甲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带有$\\rm ^{32}P$标记的$\\rm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比为$\\rm 2:2:1$

","

甲的$\\rm 4$个子细胞中有$\\rm 50\\%$$\\rm ^{32}P$,且每个细胞含$\\rm ^{32}P$的染色体数量为$\\rm 0$~$\\rm 4$

","

乙细胞减数分裂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带有$\\rm ^{32}P$标记

","

分别对乙的$\\rm 4$个子细胞的核$\\rm 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不一致

"]
[["C"]]

根据$\rm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将某精原细胞的$\rm DNA$分子用$\rm ^{32}P$标记后置于不含$\rm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rm 1$、如果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形成的$\rm 2$个子细胞中$\rm DNA$都含有一条含$\rm ^{32}P$的单链和一条不含$\rm ^{32}P$的单链,再分裂一次,$\rm DNA$分子复制形成的$\rm 2$$\rm DNA$分子中个是两条链都不含$\rm ^{32}P$,一个是一条链含有$\rm ^{32}P$,有丝分裂后期含有$\rm ^{32}P$标记的染色体是$\rm 1/2$,两个$\rm DNA$分子进入两个细胞中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含$\rm ^{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rm 1/2$~$\rm 1$

$\rm 2$、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细胞分裂间期$\rm DNA$复制形成的$\rm DNA$分子都含有一条$\rm ^{32}P$的单链和一条不含$\rm ^{32}P$的单链,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都含有$\rm ^{32}P$

$\rm A$、甲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形成的$\rm 2$个子细胞的每个$\rm 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rm ^{32}P$,另一条链含有$\rm ^{31}P$。在第二个细胞周期中,$\rm DNA$分子又进行了一次半保留复制,则形成的$\rm 8$$\rm DNA$分子中,有$\rm 4$$\rm 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rm ^{32}P$,另一条链含有$\rm ^{31}P$,另外$\rm 4$$\rm DNA$分子都只含$\rm ^{31}P$,甲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带有$\rm ^{32}P$标记的$\rm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比为$\rm 1:1:1$$\rm A$错误;

$\rm B$、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甲在第$\rm 2$个细胞周期后,有$\rm 2$个或$\rm 3$个或$\rm 4$个细胞含$\rm ^{32}P$,且每个细胞含有$\rm ^{32}P$的染色体数为$\rm 0$~$\rm 4$$\rm B$错误;

$\rm C$、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rm DNA$复制一次,形成的$\rm DNA$分子的$\rm 2$个染色单体都均带有标记,减数分裂Ⅱ中期着丝粒没有断裂,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带有$\rm ^{32}P$标记,$\rm C$正确;

$\rm 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rm DNA$分子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所以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的$\rm 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结果一致均为中带,$\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个原始生殖细胞(被全部标记)在不含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个细胞如图所示,图示细胞有个核含有。该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经历的胞质分裂次数至少是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插入到水稻细胞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分子单链上的一个碱基脱去氨基变为,脱氨基过程在细胞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培育成植株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迄今为止,许多真核生物物种中都能发现染色体外的颗粒,包括酵母菌、果蝇、线虫、甚至是人。如图为染色体外环状的结构示意图,假设该环状中碱基有个,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下列关于环状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实验小组为研究复制机制,向培养液中加入过量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并在短时间内(如秒)分离新合成的分子。电泳检测发现:片段长度较短,且放射性主要集中在分子量较小的区域。若延长培养时间(如分钟),则长链比例显著增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关于复制的方向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假说:双向复制(图甲)、单向复制(图乙)。放射自显影技术可用于区分复制的方向,复制开始时,先用低放射性的原料培养,一定时间后再用高放射性的原料培养,在放射自显影图像上观察比较放射性标记的强度,结果如图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核用充分标记后,在不含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比较两种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相关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