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防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如图是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qquad)$
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rm 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rm m$点
","当种群数量超过$\\rm m$点时,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
","当种群数量超过$\\rm 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rm q$点
","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rm n$点
"]题意分析,图中显示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为,$\rm m$点之前种群数量增加,$\rm m$点之后种群数量下降,逐渐在$\rm m$点稳定下来,$\rm n$点时种群数量达到平衡,高于$\rm n$点之后种群数量增大,$\rm p$点达到新的平衡点,高于$\rm p$点之后,种群数量下降,然后在$\rm p$点稳定。
$\rm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rm m\sim n$点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稳定在$\rm m$点,$\rm A$正确;
$\rm B$、当种群数量超过$\rm m$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下降,$\rm B$错误;
$\rm C$、当种群数量超过$\rm P$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种群数量下降,最终稳定在$\rm p$点,$\rm C$错误;
$\rm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rm m$点,$\rm D$错误。
故选:$\rm A$。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