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rm P_{1}—P_{4}$表示沉淀物,$\rm S_{1}—S_{4}$表示上清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获得$\\rm P_{3}$后为获得$\\rm P_{4}$需要降低转速
","图中$\\rm DNA$仅存在于$\\rm P_{1}$、$\\rm P_{2}$和$\\rm P_{3}$中
","$\\rm P_{1}$、$\\rm P_{2}$和$\\rm P_{3}$中均存在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rm S_{2}$、$\\rm P_{2}$、$\\rm S_{3}$和$\\rm P_{3}$中均具有能合成相应蛋白质的结构
"]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如在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时,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率离心上清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rm A$、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因此,获得$\rm P_{3}$后为获得$\rm P_{4}$需要提高转速,$\rm A$错误;
$\rm B$、$\rm 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rm DNA$,所以除$\rm P_{1}$、$\rm P_{2}$和$\rm P_{3}$外,$\rm S_{1}$(含叶绿体和线粒体)和$\rm S_{2}$(含线粒体)中也含有$\rm DN$$\rm A$,$\rm B$错误;
$\rm C$、据图可知,$\rm P_{1}$中含具膜结构的细胞核,但它不是细胞器;$\rm P_{2}$中含叶绿体,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rm P_{3}$中含线粒体,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rm C$错误;
$\rm D$、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核糖体,$\rm S_{2}$、$\rm P_{2}$、$\rm S_{3}$和$\rm P_{3}$中都含有核糖体,故$\rm S_{2}$、$\rm P_{2}$、$\rm S_{3}$和$\rm P_{3}$中均具有能合成相应蛋白质的结构,$\rm D$正确。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