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入侵物种线虫甲和本土物种线虫乙常引起松树成片死亡。为探究两者的竞争关系,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甲和乙混合培养,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组别甲初始数量(条)乙初始数量(条)存活物种
$\rm 1$$\rm 9$$\rm +9$$\rm 10$$\rm +10$
$\rm 2$$\rm 6$$\rm +6$$\rm 10$$\rm +10$
$\rm 3$$\rm 4$$\rm +4$$\rm 10$$\rm +10$
$\rm 4$$\rm 3$$\rm +3$$\rm 10$$\rm +10$
["

相同条件下甲单独培养时的$\\rm K$值比混合培养时大

","

实验中仅存活一种线虫的原因是两者生态位相似

","

设置相同雌雄比是为排除性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

结果表明野外释放乙是生物防治甲入侵的有效措施

"]
[["D"]]

表格数据分析,当乙初始数量远多于甲初始数量,最终存活的物种才是乙。

$\rm A$、单独培养时,甲的环境阻力较小,资源充足,其环境容纳量($\rm K$值)应高于混合培养时因竞争导致的$\rm K$值,$\rm A$正确;

$\rm B$、两种线虫由于生态位非常相似,导致竞争非常强烈,竞争弱的一方最终被淘汰,$\rm B$正确;

$\rm C$、雌雄比一致可避免性比差异影响繁殖率,从而排除无关变量干扰,$\rm C$正确;

$\rm D$、实验显示甲在多数情况下占优,仅当甲初始数量极少时乙存活,说明释放乙难以有效抑制甲入侵,$\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我国建立了许多湿地公园,贵阳市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丛枝菌根真菌()可以帮助植物吸收磷,同时从植物中获取有机物。我国科研人员最近研究发现,小麦基因突变后根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黄酮类物质增加,吸引更多的在小麦根部定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冰川融水会将溪流沿岸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残体等带入湖泊,如图()。环境()技术通过检测环境样品中特异性基因序列来识别物种,利用该技术分析青藏高原某冰川前缘、溪流到下游湖泊的个采样点的物种丰富度,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在太行山区摸索出了一种成功的生态经济沟建设模式山顶种植水土保持林、山腰种植干果林和山脚种植水果林,切实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某岛屿上分布一种特有的爬行动物,以多种候鸟为食,候鸟主要栖息在灌丛和稀树草地。图示该爬行动物在不同生境下的年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