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科学家调查了一块弃耕农田的演替和植物种数的变化,调查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rm 1$$\rm 4$$\rm 15$$\rm 25$$\rm 40$
草本$\rm 31$$\rm 27$$\rm 26$$\rm 30$$\rm 34$
灌木$\rm 0$$\rm 3$$\rm 4$$\rm 7$$\rm 19$
乔木$\rm 0$$\rm 0$$\rm 0$$\rm 14$$\rm 23$
总计$\rm 31$$\rm 30$$\rm 30$$\rm 51$$\rm 76$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                 

[["空间结构"]]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推测上述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将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结合上表数据说明理由:                                                                                 

[["

增加;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加,能为动物提供更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

由表中数据可知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加,因此能为动物提供更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推测上述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将增加。

弃耕农田与裸岩上的演替都具有的共同点有                                                                                  (至少$\rm 2$点)。

[["

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演替过程中土壤、光能等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两种演替都具有的共同点有: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演替过程中土壤、光能等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等。

上述弃耕农田演替$\rm 40$年后,大型乔木木荷在群落中占据优势,为了研究木荷的生态位,可以提出的研究课题有:                                                                                  

[["

调查木荷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调查木荷的种群密度、调查木荷的植株高度、调查木荷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

生态位主要研究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此,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该植物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食物链可以跨越不同生境(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草地蘑菇圈是大量蘑菇呈圈带状分布的一种生态现象(如图)。通过对圈上、圈内和圈外的植物和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可揭示蘑菇圈形成对草地群落和土壤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热带雨林土壤中磷元素大部分以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复杂有机磷形式存在,是植物生长和幼苗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热带雨林中绝大多数植物都与菌根真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菌根真菌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和水分,并从宿主植物获得生长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乔木主要与丛枝菌根()或外生菌根()真菌共生(图)。为探究和真菌对宿主植物磷元素吸收的作用,科学家选取和树种开展盆栽实验,向接种菌根真菌后的幼苗分别提供(无机磷)、腺苷酸(简单有机磷)、植酸(复杂有机磷)和水(空白对照),种植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生长情况(图)。 烟粉虱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农业害虫,入侵性极强,严重危害番茄的生产。研究人员调查了番茄田中不同条件下烟粉虱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我国建立了许多湿地公园,贵阳市的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