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rm ——$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rm 6$到$\rm 8$月两岛上有黄鼠狼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rm (\qquad)$
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从$\\rm 3$月到$\\rm 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保持不变
","两岛$\\rm 6$月到$\\rm 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黄鼠狼的捕食是导致$\\rm 6$月之后乙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唯一因素
"]$\rm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rm K$值。
$\rm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由图可知,两岛社鼠数量超过最高点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最高点上下波动。$\rm 5\sim 6$月,甲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增加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rm 5\sim 6$月,乙岛社鼠的种群数量是降低的,所以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rm A$、甲、乙两岛上的社鼠与青毛硕鼠不生活在一起,不存在共生关系,$\rm A$错误;
$\rm B$、环境容纳量会受到天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rm 3$月到$\rm 11$月,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均有改变,$\rm B$错误;
$\rm C$、两岛社鼠的数量在$\rm 6$月到$\rm 7$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rm 6$月到$\rm 7$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rm C$正确;
$\rm D$、$\rm 6-8$月$\rm B$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rm 6$月之后$\rm 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包括黄鼠狼的捕食,另外还包括竞争等,$\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