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科研人员对北方某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林区一个由甲、乙、丙$\rm 3$个物种组成的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分析,结果如下表。表中$\rm GP$表示生物体同化量,$\rm NP$表示生物体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rm R$表示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rm KJ·m^{-2}·a^{-1}$)。
未利用 | $\rm GP$ | $\rm NP$ | $\rm R$ | 人工输入 | |
甲 | $\rm 1\times 10^{11}$ | $\rm a$ | $\rm 2\times 10^{11}$ | $\rm b$ | $\rm 0$ |
乙 | $\rm 2\times 10^{5}$ | $\rm 7.36\times 108$ | $\rm 2.5\times 10^{7}$ | $\rm 7.11\times 10^{8}$ | $\rm 1.7\times 10^{7}$ |
丙 | $\rm c$ | $\rm 3.3\times 10^{6}$ | $\rm 2.47\times 10^{7}$ | $\rm 4.8\times 10^{6}$ |
该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性体现在群落的 发生了规律性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等。
外貌和结构;阳光,温度和水分
"]]群落的季节性是指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阳光、温度、水分等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因此该人工林区生物群落的季节性体现在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发生了规律性变化,其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分等。
据表分析,由甲、乙和内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 。乙和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若这个数值不在$\rm 10\%-20\%$范围内也是合理的,理由是 。
甲$\\rm →$乙$\\rm →$丙;$\\rm 3.15\\%$;乙和丙两种生物并不是相应营养级的全部生物,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不一定在$\\rm 10\\%-20\\%$之间
"]]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再结合表格可知,由甲、乙和丙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甲$\rm →$乙$\rm →$丙。$\rm c=3.3\times 10^{6}+2.47\times 10^{7}-4.8\times 10^{6}=23.2\times 10^{6}KJ·m^{-2}·a^{-1}$,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rm (23.2\times 10^{6})\div (7.36\times 10^{8})\times 100\%≈3.15\%$。能量传递效率$\rm =$某一营养级同化量$\rm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rm \times 100\%$,而乙和丙两种生物并不是相应营养级的全部生物,两种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不一定在$\rm 10\%-20\%$之间,因此这个数值不在$\rm 10\%-20\%$范围内也是合理的。
已知表中甲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rm 20\%$,则甲营养级的$\rm GP$值为 $\rm KJ·m^{-2}·a^{-1}$。
已知表中甲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rm 20\%$,即甲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rm 80\%$,因此甲营养级的$\rm GP$值为($\rm 2\times 10^{11}$)$\rm /80\%=2.50\times 10^{11}KJ·m^{-2}·a^{-1}$。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输入、传递、转化、散失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