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大灰蓝蝶的绝迹与重生

大灰蓝蝶曾经存在于英国南部,但数量较少,是蝴蝶爱好者的采集对象,因大灰蓝蝶在野生植物百里香花蕾中产卵,政府专门设立保护区,禁止牛羊啃食植被、并使用病毒控制野兔种群,但是,大灰蓝蝶的数量依热不断下降,并在$\rm 1970$年代末绝迹。

研究发现,大灰蓝蝶的生活不仅依赖百里香,还和红蚁相关,红蚁巢常筑在向阳的山坡,附近草的高度一般在$\rm 2—3$厘米,草过高会降低地表温度,而蚁巢温度过低不利于红蚁幼虫发育,大灰蓝蝶成虫把卵产在红蚁穴附近的百里香花蕾中,孵化出的幼虫以百里香花为食,体色变为与百里香花相同的紫红色。两周后,幼虫落至地面,用蜜腺分泌的蜜露吸引红蚁,同时膨胀身体形似幼蚁,诱骗红蚁将它运至蚁巢,进入蚁巢后的大灰蓝蝶幼虫以红蚁卵和幼虫为食,经$\rm 10$个月发育后化蛹成蝶、飞翔而去,若没有红蚁的收养,大灰蓝蝶的幼虫无法发育为成虫。

大灰蓝蝶在红蚁巢中如何避免被发现?科研人员比较了大灰蓝蝶幼虫和几种红蚁的体表化学物质,发现其种类与所入侵红蚁体表物质接近,且发出的声音酷似红蚁蚁后,这些都有利于避免其被红蚁发现。若蚁后发现巢中还有一个“将要发育成蚁后的幼虫”,她会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它杀死,如果蚁巢规模太小,大灰蓝蝶幼虫会因食物不足而死。实际上,并非所有红蚁都坐以待毙,有的种类的红蚁会直接把大灰蓝蝶幼虫杀死。

大灰蓝蝶的生活史被揭示后,英国从瑞典重新引进大灰蓝蝶,并采取了适当措施,大灰蓝蝶的种群数量终于得到恢复。

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分保护区后,大蓝蝶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少,下列哪项是使大蓝蝶加速灭绝的原因$\rm (\qquad)$

["

大蓝蝶的数目在保护区建立时已经过少,不足以维持其种族的延续

","

保护区的草失去控制,生长过高,遮挡阳光,使蚁巢温度过低

","

偷猎情况严重,使大蓝蝶数量急剧下降

","

保护区建立后,大蓝蝶的天敌同样受到保护,数量增多,导致大蓝蝶数量下降

"]
[["B"]]

由题意可知,进入蚁巢后的大灰蓝蝶幼虫以红蚁卵和幼虫为食,经$\rm 10$个月发育后化蛹成蝶、飞翔而去,没有红蚁,大蓝蝶幼虫就无法吃红蚁卵和幼虫,由此推测大蓝蝶在没有红蚁的地方可能无法繁衍后代。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分保护区后,政府专门设立保护区,禁止牛羊啃食植被、并使用病毒控制野兔种群,保护区的草失去控制,生长过高,遮挡阳光,使蚁巢温度过低,蚁巢温度过低不利于红蚁幼虫发育,从而导致大蓝蝶加速灭绝,综上所述保护区的草失去控制,生长过高,遮挡阳光,使蚁巢温度过低不利于红蚁幼虫发育,是使大蓝蝶加速灭绝的原因,$\rm B$正确。

故选:$\rm B$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quad\ \ \ \ )$

["

灰蓝蝶与百里香、红蚁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

大灰蓝蝶与红蚁之间有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传递

","

保护大灰蓝蝶时需先保护百里香和红蚁

","

大灰蓝蝶种群数量得以恢复是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A"]]

$\rm A$、大灰蓝蝶成虫把卵产在红蚁穴附近的百里香花蕾中,孵化出的幼虫以百里香花为食,这说明大灰蓝蝶幼虫与百里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进入蚁巢后的大灰蓝蝶幼虫以红蚁卵和幼虫为食,这说明大灰蓝蝶幼虫与红蚁的种间关系为捕食,$\rm A$错误;

$\rm B$、由题意“科研人员比较了大灰蓝蝶幼虫和几种红蚁的体表化学物质(化学信息),发现其种类与所入侵红蚁体表物质接近,且发出的声音(物理信息)酷似红蚁蚁后,这些都有利于避免其被红蚁发现”可知,大灰蓝蝶与红蚁之间有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传递,$\rm B$正确;

$\rm C$、百里香和红蚁均能给大灰蓝蝶幼虫提供食物,且百里香可以为大灰蓝蝶幼虫提供掩护,因此保护大灰蓝蝶时需先保护百里香和红蚁,$\rm C$正确;

$\rm D$、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大灰蓝蝶种群数量得以恢复是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rm D$正确。

故选:$\rm A$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