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细胞的增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某多年生二倍体闭花传粉植物,决定花色的基因$\rm D$(红花)和$\rm d$(白花)是位于$\rm 6$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植物存活至少要有一条正常的$\rm 6$号染色体。下图是甲、乙两植株体细胞$\rm 6$号染色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植株甲的变异类型是                                                                ,区分该变异与基因突变最简便的方法是                                                                

[["

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

"]]

植株甲中与正常染色体相比,异常染色体的长度较短,说明该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的改变,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故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最简便的方法是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

植株乙                 (是否)属于三倍体植株,若要观察植株乙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是                 ,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rm →$                 $\rm →$                 $\rm →$制片。

[["否","有丝分裂中期","漂洗","染色"]]

植株乙只是$\rm 6$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但还是只含有$\rm 2$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不属于三倍体植株。若要观察植株乙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因为该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制作装片的步骤是解离$\rm →$漂洗$\rm →$染色$\rm →$制片。

①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rm Dd$,让其自交产生$\rm F_{1}$。若$\rm F_{1}$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rm =2:1$,可确定基因                 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上述结论被证明后,利用植株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①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发现了一株植株乙,从配子产生过程分析,植株乙出现的原因有                 种可能。

②植株乙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rm d:Dd:D:dd=$                 (说明: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rm 3$$\rm 6$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rm 1$条或$\rm 2$$\rm 6$号染色体的配子),若让植株甲、乙进行杂交,则子代白花的比例为                 

[["$\\rm D$","$\\rm 3$","$\\rm 2:2:1:1$","$\\rm \\dfrac{3}{11}$"]]

①若基因$\rm D$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当$\rm Dd$自交时可以产生子代$\rm DD:Dd:dd=1:2:1$,但$\rm DD$都是异常的染色体会产生致死效应,所以子代$\rm Dd:dd=2:1$,即红花:白花$\rm =2:1$。当植株甲($\rm Dd$)与正常白花植株($\rm dd$)杂交时出现了乙植株($\rm Ddd$),可能是甲植株减数第一分裂异常,即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rm Dd$的配子,或者正常白花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rm dd$的配子,所以共$\rm 3$种可能。

②植株乙($\rm Ddd$)减数分裂时其中一条$\rm 6$号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rm d:Dd:D:dd=2:2:1:1$。甲乙杂交,甲可以产生的配子及比例$\rm D:d=1:1$,乙产生的配子及比例$\rm d:Dd:D:dd=2:2:1:1$,同时考虑$\rm DD$纯合致死,所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rm Dd:DDd:Ddd:dd:ddd=3:2:3:2:1$,所以子代红花:白花$\rm =8:3$,白花所占比例为$\rm \dfrac{3}{11}$

高中 | 第1节 细胞的增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