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的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rm 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品系$\rm S$。为了阐明半矮秆品系$\rm 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rm F_2$表现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秆品系$\rm S$的遗传机制是 ,杂交组合①的$\rm F_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 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rm F_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学基础是:$\rm F_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
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rm 16$;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根据分析可推测,半矮秆突变体$\rm S$是双隐性纯合子,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高秆,杂交组合①的$\rm F_{1}$为双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产生$\rm 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自交时雌雄配子有$\rm 16$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导致$\rm F_{2}$出现高秆∶半矮秆$\rm ≈15: 1$。
将杂交组合①的$\rm F_2$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秆的记为$\rm F_{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rm F_2$基本一致的记为 $\rm F_{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rm F_2$基本一致的记为$\rm F_3-$Ⅲ。产生$\rm F_{3}-$Ⅰ,$\rm F_{3}-$Ⅱ,$\rm F_{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 。产生$\rm F_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 $\rm ($用$\rm A$、$\rm a$;$\rm B$、$\rm b$;$\rm C$、$\rm c$……表示基因$\rm )$。 $\rm ($填“能”或“不能”$\rm )$用产生$\rm F_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rm 7: 4: 4$;$\\rm Aabb$、$\\rm aaBb$;不能
"]]杂交组合①的$\rm F_{2}$所有高秆植株基因型包括$\rm 1AABB$、$\rm 2AABb$、$\rm 2AaBB$、$\rm 4AaBb$、$\rm 1AAbb$、$\rm 2Aabb$、$\rm 1aaBB$、$\rm 2aaBb$,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的高秆植株$\rm 1AABB$、$\rm 2AABb$、$\rm 2AaBB$、$\rm 1AAbb$、$\rm 1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rm \dfrac{7}{15}$,其后代全为高秆,记为$\rm F_{3}-$Ⅰ;$\rm 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rm \dfrac{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rm ≈15:1$ ,和杂交组合①、②的$\rm F_{2}$基本一致,记为$\rm F_{3}-$Ⅱ;$\rm 2Aabb$、$\rm 2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rm \dfrac{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rm F_{2}$基本一致,记为 $\rm F_{3}-$Ⅲ,产生$\rm F_{3}-$Ⅰ、$\rm F_{3}-$Ⅱ、$\rm F_{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rm 7:4:4$。用产生$\rm F_{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均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子代均出现高秆∶半矮秆$\rm =3:1$,因此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