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rm 2n=40$)的精原细胞可以增殖为精原细胞,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如下图所示)。已知在含有$\rm ^{3}H-$脱氧核苷培养液中培养细胞,$\rm ^{3}H-$脱氧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rm DNA$链中,经特殊方法显色,可观察到双链都掺入$\rm ^{3}H-$脱氧核苷的$\rm DNA$区段显深色,仅单链掺入的显浅色,未掺入的不显色。一个精原细胞在含有$\rm ^{3}H-$脱氧核苷培养液中培养,形成了$\rm 8$个精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

精原细胞Ⅰ分裂中期浅色$\\rm DNA$和不显色$\\rm DNA$数量之比等于$\\rm 1:1$

","

精原细胞Ⅱ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中深色$\\rm DNA$和浅色$\\rm DNA$数量之比等于$\\rm 1:1$

","

每个精原细胞Ⅱ中浅色$\\rm DNA$和不显色$\\rm DNA$数量之比等于$\\rm 1:1$

","

减数分裂形成的$\\rm 8$个精细胞中有$\\rm 4$个精细胞$\\rm DNA$显深色,$\\rm 4$个精细胞$\\rm DNA$显浅色

"]
[["B"]]

$\rm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rm 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rm 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意义: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rm A$、一个精原细胞在含有$\rm ^{3}H-$脱氧核苷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了$\rm 8$个精细胞,意味着精原细胞在培养液中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产生的精原细胞又进行了减数分裂。精原细胞Ⅰ进行有丝分裂时,$\rm DNA$复制一次,每条染色体的两个$\rm DNA$分子都由一条母链和一条被$\rm ^{3}H$标记的子链组成,每个$\rm DNA$分子都显浅色,$\rm A$错误;

$\rm B$、精原细胞Ⅱ的每个$\rm DNA$都由一条母链和一条被$\rm ^{3}H$标记的子链组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的$\rm DNA$,一个由一条母链和一条被$\rm ^{3}H$标记的子链组成(染色显浅色),一个由两条被$\rm ^{3}H$标记的$\rm DNA$组成(染色显深色),每个四分体的$\rm 4$$\rm DNA$分子都有两个$\rm DNA$分子显深色、两个$\rm DNA$分子显浅色,$\rm B$正确;

$\rm C$、由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精原细胞Ⅱ每个$\rm DNA$都显浅色,$\rm C$错误;

$\rm D$、每个精原细胞Ⅱ经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期的染色体都含有一个染色显深色的染色单体和一个染色显浅色的染色单体,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显深色染色单体和显浅色染色单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因此,每个精细胞都有可能含有显深色的$\rm DNA$和显浅色的$\rm DN A$$\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第3节 DNA的复制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