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细胞的增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禽呼肠孤病毒($\rm ARV$)可引起禽类呼吸道、肠道等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研究表明,药物$\rm X$能抑制$\rm ARV$在宿主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但同时发现它可能会干扰禽类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
$\rm ARV$病毒外壳的某种$\rm B$结构蛋白受$\rm S2$基因控制。通过对$\rm S2$基因测定核苷酸数量发现,$\rm A$有$\rm 446$个,$\rm C$有$\rm 646$个,$\rm U$有$\rm 446$个,$\rm G$有$\rm 646$个,由此可知$\rm ARV$病毒的遗传物质最可能为 (填“$\rm DNA$”、“$\rm RNA$单链”、“$\rm RNA$双链”),该病毒侵入禽类细胞后增殖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
$\rm RV$病毒外壳的某种$\rm B$结构蛋白受$\rm S2$基因控制。通过对$\rm S2$基因测定核苷酸数量发现,$\rm A$有$\rm 446$个,$\rm C$有$\rm 646$个,$\rm U$有$\rm 446$个,$\rm G$有$\rm 646$个,说明嘌呤数$\rm =$嘧啶数,并且含有$\rm U$,则由此可知$\rm ARV$病毒的遗传物质最可能为$\rm RNA$双链。该病毒侵入禽类细胞后增殖过程需要合成$\rm RNA$和蛋白质,所以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和$\rm 4$种核糖核苷酸;
细胞有丝分裂通过染色体的 ,保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的稳定性。为了明确药物$X$对于禽类细胞有丝分裂的干扰机理,研究人员对细胞周期中的监控系统检验点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①图中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丝相连的检验点是 。②研究表明,药物$X$会激活检验点$2$,进而使禽类细胞大量停滞于分裂间期,推测药物$X$的作用是 。
复制和平均分配;$4$;抑制$DNA$的复制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染色体的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
①、$\rm G_{1}$期和$\rm G_{2}$期为蛋白质合成时期,$\rm S$期为$\rm DNA$复制时期,通过检验点$\rm 1$、$\rm 2$和$\rm 3$可以检验$\rm DNA$分子是否完成了复制,也可以检测出$\rm DNA$复制过程中是否出现差错。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两极是在细胞分裂的末期,因此为检验点$\rm 5$。染色体与纺锤丝相连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所以是检测点$\rm 4$。
②、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药物$\rm X$时,检验点$\rm 2$被激活,间期主要进行$\rm DNA$的复制,若进行有丝分裂的禽类细胞大量停滞于间期,据此推测药物$\rm X$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rm DNA$的复制,而处于分裂(或$\rm M$)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都停滞在分裂间期,使细胞分裂不能进行。
另有一种$\rm ARV$病毒的突变株,缺失了$\rm 5\%$的碱基对序列,不能诱发禽类患病。为找到与诱发病变有关的部位,除了对核酸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外,请从核酸结构角度出发,再寻找一种方案,简述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获取两种病毒的$\\rm RNA$的单链,再将两条单链$\\rm RNA$进行分子杂交,检测游离单链区的分布;$\\rm RNA$单链上出现游离单链区就是诱发病变的有关部位
"]]根据双链$\rm RNA$上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若出现病变,则病变后的$\rm RNA$单链病变部位不能与病变前的$\rm RNA$单链互补配对,可根据该原理判断是否发生了病变。
故实验思路为:获取两种病毒的$\rm RNA$的单链,再将两条单链$\rm RNA$进行分子杂交,检测游离单链区的分布。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为:$\rm RNA$单链上出现游离单链区就是诱发病变的有关部位。
高中 | 第1节 细胞的增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