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rm XY$型,雌雄异株。菠菜的耐寒与不耐寒、圆叶与尖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不考虑$\rm X$$\rm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用不耐寒圆叶雌雄株杂交,所得$\rm F_{1}$表型及个体数量如表所示(单位$\rm /$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qquad)$

不耐寒圆叶不耐寒尖叶耐寒圆叶耐寒尖叶
$\rm 124$$\rm 0$$\rm 39$$\rm 0$
$\rm 62$$\rm 58$$\rm 19$$\rm 21$
["

不耐寒是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尖叶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

","

$\\rm F_{1}$不耐寒圆叶雌性中纯合子的比例为$\\rm \\dfrac13$

","

$\\rm F_{1}$圆叶雌雄个体杂交所得的$\\rm F_{2}$$\\rm \\dfrac18$为尖叶

"]
[["AB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rm A$、分析表格可知,不耐寒的雌雄株杂交,$\rm F_{1}$中雌雄都是不耐寒:耐寒$\rm =3:1$,说明不耐寒是显性性状,耐寒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m A$正确;

$\rm B$、圆叶雌雄株杂交,$\rm F1$中雌性都是圆叶,雄性圆叶:尖叶$\rm =1:1$,说明圆叶是显性性状,尖叶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rm B$正确;

$\rm C$、假定控制耐寒与不耐寒的基因用$\rm A/a$表示,圆叶与尖叶的基因用$\rm B/b$表示,亲本基因型为$\rm AaX^{B}X^{b}$$\rm AaX^{B}Y$$\rm F_{1}$不耐寒圆叶雌性($\rm A\_X^{B}X^{-}$)中纯合子的比例为$\rm \dfrac13\times \dfrac12=\dfrac16$$\rm C$错误;

$\rm D$$\rm F_{1}$圆叶雌雄个体(雌性:$\rm \dfrac12X^{B}X^{B}$$\rm \dfrac12X^{B}X^{b}$;雄性:$\rm X^{B}Y$)杂交,$\rm F_{2}$中尖叶($\rm X^{b}Y$)为$\rm \dfrac14\times \dfrac12=\dfrac18$$\rm D$正确。

故选:$\rm ABD$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线虫有雌雄同体, 和雄虫, 两种性别, 雄虫仅占群体的。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或与雄虫交配,但雌雄同体的不同个体之间不能交配。 小鼠肤色的深浅受、和、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控制深色性状),基因和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和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的小鼠与一个基因型为的小鼠交配,关于子代小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海水稻稻壳顶端存在有芒和无芒的现象,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无芒()对有芒()为显性,长芒()对短芒()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某纯合无芒品种与纯合长芒品种杂交,均为无芒,自交,表型及比例为无芒:长芒:短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杜鹃花的花色有红色、淡红色、杏红色和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组选取两株开红花的植株杂交,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淡红花:杏红花:白花。已知某基因型的雄配子致死,则致死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如图所示)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伴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二者一旦混合便永远分不开,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被称作融合遗传。与融合遗传相对立的观点是颗粒遗传理论。孟德尔是第一个用豌豆杂交实验来证明遗传的颗粒性的遗传学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