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生物学理论的建立离不开生物学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rm (\qquad)$
选项 | 相关实验 | 操作或方法 |
$\rm A$ | 施莱登通过观察花粉、胚珠和往头组织,提出 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科学观察法、完全归纳法 |
$\rm B$ | 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抽样检测法、记名计算法 |
$\rm C$ | 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而不是来源于二氧化碳 | 对比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
$\rm D$ | 比较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 | 对照实验、减法原理 |
$\\rm A$
","$\\rm B$
","$\\rm C$
","$\\rm D$
"]$\rm 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rm 2$、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如$\rm ^{16}O$与$\rm ^{18}O$,$\rm ^{12}C$与$\rm ^{14}C$。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rm ^{14}C$、$\rm ^{32}P$、$\rm ^{3}H$、$\rm ^{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位素,如$\rm ^{15}N$、$\rm ^{18}O$等。
$\rm 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施莱登通过观察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提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就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同时也用了科学观察法,$\rm A$错误;
$\rm B$、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rm B$错误;
$\rm C$、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而不是来源于二氧化碳的实验,用$\rm ^{18}O$作追踪分别标记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组均为实验组,属于对比实验),$\rm ^{18}O$是稳定同位素,没有放射性,$\rm C$正确;
$\rm D$、比较不同条件下$\rm /$过氧化氢的分解设置了对照实验(常温下不做处理的组),以及加法原理,$\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1节 群落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