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稳态与调节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图是人体淋巴结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由皮质、髓质和淋巴窦构成。皮质主要是$\rm B$细胞聚集处,副皮质主要是$\rm T$细胞聚集处,髓质主要是效应$\rm T$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处。淋巴窦是存在于皮质和髓质之间的间隙,淋巴在其内部流动,箭头表示淋巴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淋巴结中$\\rm T$或者$\\rm B$淋巴细胞分别直接来自胸腺和骨髓
","上游淋巴带来的抗原参与了淋巴结中$\\rm T$、$\\rm B$淋巴细胞的激活
","效应$\\rm T$细胞、浆细胞进入外周血和组织液后直接攻击靶细胞
","髓质中的巨噬细胞通过截留病原体和异物,起到“过滤器”的作用
"]体液免疫:一些病原体可以和$\rm 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rm 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rm 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rm T$细胞;辅助性$\rm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rm 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rm 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rm T$细胞开始分裂、繁殖快,并分泌细胞因子;$\rm 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rm 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rm B$细胞的分裂、分化;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细胞免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rm 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细胞毒性$\rm 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rm T$细胞和记忆$\rm 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rm 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rm A$、淋巴结中$\rm T$或者$\rm B$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成熟,$\rm A$正确;
$\rm B$、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rm T$细胞,激活辅助性$\rm T$细胞;辅助性$\rm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rm 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rm 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抗原与$\rm B$淋巴细胞直接接触,可以作为激活$\rm 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可激活细胞毒性$\rm T$细胞,$\rm B$正确;
$\rm C$、浆细胞分泌抗体,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rm C$错误;
$\rm D$、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功能,可以截留病原体和异物,$\rm D$正确。
故选:$\rm C$。
高中 |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